•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蘇世岳觀點:外交進退失據,執政黨地方大選慘敗

2018-12-13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自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美日中三國的交鋒已經讓台海情勢產生質變,台灣的整體選民或許無法清楚指認出癥結所在,但這也是國家領導者必須承擔的責任。(資料照,陳ˊ品佑攝)

作者認為,自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美日中三國的交鋒已經讓台海情勢產生質變,台灣的整體選民或許無法清楚指認出癥結所在,但這也是國家領導者必須承擔的責任。(資料照,陳ˊ品佑攝)

本(2018)年11月24日,台灣舉行地方大選,同時伴隨著十項公投案,選舉結果執政黨慘敗,地方執政版圖大幅縮水。選後許多分析指出,改革不力、經濟不振是敗選主因,而針對外媒關心的兩岸政策是否會有變化,執政當局一貫的立場認為,本次大選並非針對兩岸關係進行投票,因此要求大陸當局切勿「刻意片面政治解讀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期待」,以致「誤判未來台海情勢發展」;而蔡英文總統在選後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時也表示,「在這一次地方性的選舉上,人民並沒有在兩岸政策的議題上做出選擇,或是有重大的改變。因此在九合一大選後,我們維持現狀的政策仍然不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綠營執政當局信心滿滿認為,台灣的對外關係無須調整,然觀諸選後藍營即將執政的縣市,緊鑼密鼓籌畫兩岸工作小組,積極意欲擴大兩岸城市交流的動作來看,究竟是綠營還是藍營誤判了民意,實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析。

基本上,這一次的地方大選確實沒有直接針對兩岸政策的走向進行投票。兩岸、國防、外交事務基本上屬於中央政府職權,一場地方性選舉當然不可能觸及這些議題,然而這一次的地方選舉中卻伴隨著十項公投案,其中「核災區食品開放」以及「東奧正名」看似單純的公共政策議題,卻隱藏著台灣對外關係可能產生變化的解讀空間。或許台灣選民在針對該兩案進行投票時並不會深思熟慮,而是單純直觀地以自我當時的理解進行選擇,但投票的結果,卻可能令相關外國政府必須嚴肅解讀台灣民眾(或中央執政當局)的「本意」,以此作為是否調整對台政策的基礎。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沼田幹夫(陳明仁攝)
圖為日台交流協會代表沼田幹夫。(陳明仁攝)

公投結果「核災區食品開放」遭到否決,直接的衝擊國日本立即透過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沼田幹夫代表發稿表示遺憾,同時似乎意有所指的指稱,將努力「避免由於此問題被當作政爭工具,而對日本與台灣的友好關係及經濟交流造成傷害」,隨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在記者會上感到「非常遺憾」,甚至一度傳出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表示,公投結果將影響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努力。對於這一連串的發展,可能超出大多數台灣選民在對該案進行選擇時的思考,而日本政府是否會因此大幅調整,自2012年安倍晉三政權重新執政以來,對台一系列拉攏、友台的政策,迄今我們無法知曉。但日方可能存在的不解或許在於,當台灣政府可以依據科學數據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同時,為何不能依照同樣的標準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的進口?更何況,台灣限制核災地區食品進口的步伐,幾乎與中國大陸亦步亦趨,這種「巧合性」,在安倍政府「印太構想」小心翼翼應對中國強權崛起的過程中,不免產生台灣究竟是敵是友的質疑。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世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