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11歲車臣難民《馬康多男孩》的多重衝突

2015-11-04 13:00

? 人氣

歐洲難民危機持續施壓,日前聯合國主導的和平進程終於在敘利亞內戰議題達成初步共識,但歐洲各國也承認收容難民的能力有其上限。包括先前對難民較為友善的奧地利亦豎立圍欄,加強難民控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郊的「馬康多」(Macondo)難民安置處,不僅反映了奧地利的難民庇護制度,幾乎也是當代戰爭史的縮影。居民共享的艱辛經驗,加以多元文化匯聚的背景,引發藝術工作者的關注。

2014年的奧地利電影《馬康多男孩》(Macondo)便為一例。其情節雖為虛構,但其中的社會關懷,在飾演同名男孩的素人演員拉瑪薩(Ramasan Minkailov)毫不做作的演技中顯得格外真實。拉瑪薩表示,「這確實是我的故事,除了偷竊等(犯罪)情事......大約8成就是我的真實生活。」

《馬康多男孩》電影海報(取自美昇)
《馬康多男孩》電影海報(取自美昇)

電影敘述一名11歲的俄羅斯車臣共和國(Chechnya)難民拉瑪薩與母親及2個妹妹來到奧地利尋求庇護,與其他來自約20個國家的難民居住在馬康多。相信父親已在對俄國戰爭中英勇喪生的拉瑪薩,肩負起照顧家人的男性角色。

故事轉折點發生於一名自稱是父親舊識的男子伊薩(Isa, 阿斯藍艾維畢夫(Aslan Elbiev)飾)也來到馬康多。伊薩帶來的父親記憶與拉瑪薩心中形象的落差,以及伊薩與母親隱然漸生的情愫,都迫使拉瑪薩認真面對自己介於男孩與男人間的身分認同。

《馬康多男孩》劇照(取自美昇)
《馬康多男孩》劇照(取自美昇)

在車臣與奧地利之間、男孩與男人之間的位置

身為一名居於奧地利的11歲車臣難民,拉瑪薩的生活交雜著年齡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衝突。在車臣社會中,拉瑪薩已應面對家中唯一男性所需擔負的責任,但在奧地利官方眼中,他無疑仍是個孩子。

伊薩的出現提醒了拉瑪薩作為孩子的輕鬆與自由,但也挑戰了他心中的父親形象,以及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拉瑪薩必須找到自己在奧地利生活的成長道路,並決定他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男人。這種介於男孩與男人之間、脆弱與自尊感並存的動盪界線,是拉瑪薩詮釋最佳的一大亮點。

隨著觀眾跟隨拉瑪薩顛簸且反覆的行動路徑,最終也會發現,成長沒有絕對的答案,生活也不絕對會變得更好或更壞,而更像是離鄉背井的人民那樣處於兩段生命的灰色地帶,既好且壞,但不好也不壞。

《馬康多男孩》劇照(取自美昇)
《馬康多男孩》劇照(取自美昇)

由導演個人經驗出發

導演蘇達貝莫特扎(Sudabeh Mortezai)於1968年出生於德國的伊朗家庭,12歲時從德黑蘭移居維也納。她描述這部作品的出發點根基於她與家人試圖在歐洲展開新生活的真實經驗,自覺與這個故事有「很深的個人連結感」,雖然主角是個男孩,而非女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