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小學普遍興辦、「絕對不營養」的營養午餐亦復如是。不談碰上爛校長、老師時,廠商要給的回扣,正常情況下,每個學童每餐營養午餐的費用大概在40元上下;廠商不是作慈善、不能作白功,當然要有點利潤,因此每餐食材的採購成本當然更低,這種價格能食得安心、吃得營養又美味嗎?看看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水果品質,大概就知道其食材是使用一級的了。
因為,你的消費會是其它人的收入、所得;而你的所得,也來自其它人的消費。縱然台灣社會還是不乏那種只求品質、喜歡就好、不管價格的高端消費者,但如果從政府到大部份的民間消費,都是只問價格低廉,甚至到苛扣程度,其實整個經濟社會就有陷入螺旋形下降的均貧風險─實際情況當然會比這複雜,例如分配不均、某些人獲取過多的經濟成果等也是可能的因素與影響。
長期薪資與所得停滯往均貧走的結果,這幾年其實已經顯現,預測未來則更慘─人才外流,而且以專業人才為主。
台灣的專業人才外流已多到不太構成新聞了;在學界是知名教授高薪被挖到中、港、星;產業界則是科技企業從高管一個個被挖,到專業團隊如一串粽子一樣的被拉走。至於未來,根據近來多次被引用的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 的人才報告,台灣到2021 年時將成為全球冠軍─人才外流世界第一,其中專業人才占外流人口的 61.1%。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的「2015年IMD世界人才報告」,台灣人才品質不錯,但「人才外流」項目在61個被評比國家中居50名(代表人才外流嚴重)。
比較悲哀的是這個結尚不知該如何解開。公部門不可能大幅調高給專業人才聘雇的報酬,一來政府喊窮,二來怕被罵。民間部門則仍持續陷在cost down的陷阱中,即使已眼看人才一個一個被挖走,還是沒有那個企業願意給高薪資,讓人才與企業獲利進入另一種良性循環。
對人才流失的原因,阿里巴巴的馬雲講得最直白又貼切:員工離職原因林林總總,但只有兩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企業如願拿出高薪資,是可能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企業經營獲利與發展前景都會變好,因而又更有能力祭出更好薪資、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這是進入一個人才與企業的良性循環。台灣則是企業儘量壓低薪資,好的人才跑了,企業經營獲利與前景更差,更無能力提高薪資,所以更壓低薪資,然後讓更多人才出走,這是進入一個人才與企業的惡性循環中。
而從政府給職棒國手每天200元零用金看─這筆零用金比麥當勞打工一天的所得低很,也比拿著看板站在路一天的收入低,台灣是整個國家都進入一個人才的惡性循環中了。何時能跳出此惡性循環?天佑台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