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六十八位學者連署的「海內外學術界蔡英文陳建仁後援會」成立,這個活動由二十三位中研院士、二十四位前大學校長擔任發起人,儘管二十三位院士僅佔中研院士的一成不到,但這個陣仗遠遠超過的確頗為驚人,遠遠超過二千年李遠哲、曾志朗等院士加入陳水扁國政顧問團出面挺扁的勢頭。
不過,對比二00八年近兩千學者出面呼籲票投馬英九,其情其景又差距不大,只是多了二十三位「院士」。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學者一般低調,但到勢無可為必轉而變,也只能甘冒「風險」選擇「表態」。說「表態」對學者是不敬的,身為知識份子,不可能完全逃避社會責任,對台灣政治社會文化,學者當有更深刻的體會。然而,在台灣要為公共事務發為先聲,即便是學者都有風險,對事(政策)的表態都難免落入藍綠之爭,何況對人的表態。正因有風險,所以過去幾次大選中,在扁連任的二00四與馬連任的二0一二年,學者寧可悶聲不吭,二0一二年馬蔡之爭,雙方陣營的「學界後援會」甚至都還要與產業界結合為「產學界後援會」,人數上就別提了不是三位數就是連三位數都勉強。
不去一一比對二000年、二00八年和二0一六年連署選邊的學者,有多少重疊(觀風向?)或有多少分殊(學界也有藍綠?),就廣義的知識份子關心國家社會發展,前兩次(支持扁和支持馬)對他們而言,或許都是難言之痛,李遠哲挺扁得到的稱譽是「發揮知識份子的良心」,而且,他們的號召是「向下沈淪還是向上提升?」李遠哲挺扁八年為教改盡心盡力結果被罵滿頭包,他走得是中道的兩岸路線,結果扁向獨靠攏不說還成了國際評價的「麻煩製造者」,這些都罷了,最終扁家與幕僚幾乎無一可逃於弊案之網羅,在眾多弊案中即使若干獲判無罪,但「貪」字已成扁朝抹不去的惡印記,他們希望能向上提昇的政府,卻無限向下沈淪。
二00八年的馬英九,擺脫了特別費的陰影,對多數民眾和支持學者而言,他是陳水扁的對照組,是一個有可能逆轉讓台灣向上提升的選項。八年不到的時間裡,馬政府評價如落山車急速下滑,英仁配連署學者的聲明:「國民黨政府一連串錯誤政策,使台灣陷入民主倒退、經濟停滯的雙重危機,再加上過度依賴中國的經濟發展策略、犧牲國家主體性尊嚴,造成產業結構空洞化;直接的惡果是台灣在國際社會裡被矮化、經濟停滯、貧富差距急遽擴大,人民失去目標、看不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陷入集體性的茫然與焦慮。」容或過頭,畢竟台灣拿到一百五十多國免簽,說馬政府讓台灣在國際社會被矮化,基本不符事實,但經濟停滯且貧富差距擴大也是不爭的事實,簡言之,對馬政府治理能力的失落,正是讓國民黨繼續執政的最大阻力,也是台灣社會期待轉變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