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鴻夏戀對日暮中的日本消費電子開的第一槍!

2016-02-29 07:10

? 人氣

曾引領全球風潮的日本消費電子大廠,近10年紛紛陷入困境。(陳明仁攝)

曾引領全球風潮的日本消費電子大廠,近10年紛紛陷入困境。(陳明仁攝)

鴻海成功入股掌握日本夏普的經營權,算來是第一家被國外資收購的日本大型消費電子大廠,鴻海開了第一槍後,會不會讓那些陷入困境的日企大廠走入被外資收購之途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曾經的創新者與規格制定者

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開始,算是日本消費電子大廠的全盛時期,許多開創性的技術、應用與產品,都是由日本企業發明或是發揚光大的商品化。早一點的錄影帶(JVC的VHS與索尼的BETA格式)、領先群倫的攝錄影機、音樂隨身聽、造成音樂典範轉移的雷射唱片(CD)、行銷全球的電視、LCD螢幕的先驅….。

最能表現當年日本消費電子廠商影響力的是一個小故事─當索尼與菲利浦要決定數位光碟的格式、儲存量時,索尼的副社長大賀典雄堅持「不能讓歌劇在幕中中斷,並且需得納入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若不是使用者能接受的媒體那就啥沒意義了。」

當時使用的黑膠唱片體積大、容量有限,聽一曲貝多芬合唱交響曲,要反反覆覆翻面換張,日本人特別喜愛合唱交響曲,也特別崇拜德國指揮家福特萬格勒。最後,CD問世時能容納的樂曲長度是74分42秒─就是福特萬格勒1951年指揮拜魯特音樂節演奏合唱交響曲的經典版本的時間。由此可見當年日本消費電子大廠的訂定規格的能力與影響力。

近10年全部陷困境

不過,進入21世紀後的日本企業,似乎完全無法適應新世紀。雖然,日本仍然掌握著許多尖端技術,「日本製造」的產品仍繼續享有品質優良的美名,但那些曾昂首全球的消費大廠─夏普、松下、NEC、東苙、日立、富士通─甚至包括原是全球消費電子巨擘的索尼,全部陷入困境。

從2011年起,日本消費電子3大巨頭:索尼、夏普、松下,就陷入連年不斷的鉅額虧損,其它企業就更不在話下。大家看到這些日企從一個又一個的市場退出、從一個又一個的產品領域敗陣。以索尼而言,曾享有聲譽的VAIO在2014年賣給投資基金,正式退出PC領域;連一度占有全球超過一半的電視機部門,也在連年虧損後分拆剝離。

索尼的價值被評為「零」?

那一年,有一家美國投資銀行公布一份評估報告,把索尼消費性電子事業的價值評為「零」─曾在全球消費電子引領風潮的索尼,落到此地步,令人唏噓。2015年,索尼甚至從倫敦交易所下市,原因是交易量太小,不值得繼續掛牌,因為,要掛牌每年要花「台幣300萬元」─索尼的降低成本已到連300萬台幣都要省的地步。

其實,在索尼之前,那些全盛時期紛紛往倫敦交易所掛牌的日本消費電子大廠,包括富士通、東芝等多家公司都早已一一下市。索尼的下市,雖然無實質影響,但卻有如正式宣告日本消費電子企業的沒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