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德國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院長畢特納:包浩斯就是個政治體

2019-02-22 09:20

? 人氣

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院長畢特納。(蔡親傑攝)

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院長畢特納。(蔡親傑攝)

「包浩斯本身就是個政治體」,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院長畢特納被問到,能否「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時,直接了當地表示,包浩斯在威瑪共和時期成立,創辦人格羅佩斯曾是「藝術工作者協會」(又稱藝術工作蘇維埃)創始人之一,而包浩斯最後被納粹關閉,「儘管最後討論保留包浩斯遺物,但哪些東西要刪除,哪些部分可留下,也都受到政治影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何謂包浩斯精神?不界定風格或流派

包浩斯(Bauhaus)是一戰過後,德國威瑪共和(Weimar Republic)時期所成立的藝術建築學校,而當時德國社會因戰敗影響,不少知識分子懷抱改革理想,因此身為建築師、藝術工作者協會(Arbeitsrat für Kunst)創始人之一的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創立包浩斯,透過藝術與設計帶動社會改革,而因包浩斯教師與威瑪共和政府有關係,讚賞包浩斯都會被批成左派。

20190214-「第27屆台北國際書展」德國館「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畢特納專訪。(蔡親傑攝)
德國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院長畢特納直言,包浩斯本身就是個政治體。(蔡親傑攝)

包浩斯學校1933年在納粹壓迫下關閉,但在14年營運期間,分別在1925及1931年因政治因素,被迫遷校至德紹(Dessau)和柏林,因此畢特納(Regina Bittner)14日接受《風傳媒》專訪直言,「包浩斯本身就是個政治體」。包浩斯作為舉世聞名的設計代表和德國招牌,如何定義「包浩斯精神」?畢特納強調,不會界定包浩斯的風格或流派。

下個百年目標:包浩斯為平台提升對話

畢特納表示,包浩斯的初衷,就是藉由藝術設計,與過去風氣作區隔,因此今日的包浩斯,利用先前包浩斯遺留下的資源,去尋找新的創作資源。畢特納解釋,包浩斯1933年被納粹關閉後,學校已不存在,而過去的歷史、建築、作品成為公共資源,包浩斯德索基金會(Bauhaus-Dessau Foundation)則用這些資源,開設學士後課程與工作坊,促進跨文化交流,但不像當年的教育學校。

由於適逢包浩斯百周年紀念,被問及下個百年目標時,畢特納回應,會繼續透過文化資源作為平台,尋找不一樣的模式,取代刻板養成方式,提升實驗室、國際化對話,而包浩斯會是很好的框架。另外,包浩斯曾開放收女學生,但被批評女學生僅能去工坊做工,不能選課上課,畢特納則稱,20年代幾乎沒有學校收女學生,包浩斯當時已是創舉。

文化是流動的!跨文化是設計普世價值

「而在德紹時期(包浩斯遷至德紹後),有不少女學生成為精工主任,並沒有只能在工坊做紡織」,畢特納表示,「當時吹起愉悅、解放風潮,很多女性都穿褲子,不穿裙子」。她還說,現在包浩斯開設的課程與工作坊,學生性別比例都是女多於男,「我也不知原因為何,但像是設計研究課程及包浩斯實驗室(Bauhaus Lab),都是女學生居多」。

20190214-「第27屆台北國際書展」德國館「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畢特納專訪。(蔡親傑攝)
德國包浩斯德索基金會學院院長畢特納。(蔡親傑攝)

畢特納不僅關注建築與都市設計,也研究移民文化,而德國也接收許多移民,只是現今社會的反應不一,對此畢特納回道,他很認同移民帶來的跨文化效果,而包浩斯最初就是批評納粹,力推跨文化、國際化模式,以此做為設計界的普世價值,用開放態度去尋求對話,「而文化是個流動過程,儘管對話之間會有誤會,但有時誤會也會產生新事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