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的火車通車後,為何沒人想搭?隨招隨停、班次不定…直到日本人想出這方法

2019-04-05 06:30

? 人氣

台灣的鐵路可不是從北往南一次蓋到尾,而是南北各段同時進行,最後再串接起來。(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台灣的鐵路可不是從北往南一次蓋到尾,而是南北各段同時進行,最後再串接起來。(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還記得那個時刻嗎?學會騎腳踏車,在齒輪轉動之間,第一次感受雙腳騰空的喜悅;發動機車,時速40公里的風聲擦過耳邊;雙手緊握方向盤,在公路上奔馳,身心的解放沒有速限。

速度感,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一樣讓人著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你能夠想像嗎?不過是100多年前的台灣,這裡的道路崎嶇難行。清治末期在台灣的美國記者禮密臣(James W. Davidson)說,他所見到的台灣公營郵政,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的郵遞傳信設施,也都付之闕如,在島內寄1封信到別的市鎮,通常要花上10圓才能辦得到,所謂道路其實只能供人行走,而且常常只是稻田間的田埂罷了。雖然崎嶇的是自然地形,但缺少像樣的道路規劃,則是讓當時的台灣人「走投無路」。

快出來看火車!

台灣的交通之所以讓人「舉步維艱」,和島上特殊的地理條件密切相關。台灣中央多高山,河流多呈東西流向,要能夠「南」來「北」往,四通八達,沒有良好的交通設施是辦不到的。可惜,清治時期的台灣長期缺乏有效率的交通建設,橋樑遇泛即斷,道路幅員也不寬。「滿大人」在台灣,因為體質很虛弱,沒辦法透過官方主持公共建設,只好將造橋鋪路的工作委託給地方士紳。但是,士紳的力量怎麼說也有限,沒規劃、沒能力,以及沒有強烈的需要,導致清治下的台灣,始終缺乏大規模、有計畫的交通計畫

你或許會問,台灣不是早在劉銘傳主政時期就有鐵路了嗎?確實台灣在日治時期以前就有了鐵路建設,但不是在劉銘傳主政時期,而是在更早的丁日昌時期。丁日昌是主管台灣事務的福建巡撫,他在任內即建議朝廷應在台灣建「輪路」,他理想中的鐵路應該是「計一日約行二千餘里,由台南至台北頃刻即達;軍情可瞬息而得,文報無淹滯之」。最後,丁日昌在淡水洋稅務司霍生的協助下,在1876年於基隆八斗子的官方煤礦場內完成了台灣第一條輕便鐵道,據稱「從山上運煤下來,車行甚速,似可不假人力」,每天還吸引上百人來看運煤台車呼嘯而過。直到清治結束以前,基隆到新竹段的火車也陸續通車了。

只是,不管是丁日昌還是劉銘傳,由於經費不足和技術不良,鐵路建設的體質都不好,開通以後,雖然設有車站,火車卻仍然能夠隨招隨停,因此車班時刻總是早晚不定。再加上民眾若要渡河,船資較火車車資低廉,導致乘客搭乘的意願低落,所以清治時期的火車,根本是賠本在開。

到了日治時期,本於「養肥雞母才好生雞蛋」的殖產興業思維,過去失落的鐵路拼圖,在這個時候漸漸被拼湊了起來。世間或許真可能有「一根腸子通到底」這種事,但台灣的鐵路可不是從北往南一次蓋到尾,而是南北各段同時進行,最後再串接起來。在此之前,各地先以輕便鐵道應急,再陸續鋪設為鐵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