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教的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不要用「評價」的方式講話。這不太容易,他們一開口忍不住還是評價。怎樣是評價,怎樣是不評價,他們並不清楚。
一些人誤以為不評價的意思就是不批評。他們用讚美的語言:「你這裡做得非常好。」或者:「我認為你是很優秀的諮商師。」但這還是在評價。
有關兒童教養的研究發現,「讚美」孩子並不總是有好處。有研究者讓不同的兒童解數學題。解完一組簡單題目後,研究者給了每人一句回饋。對一些孩子讚美他們的智力:「哇,你太聰明了!」而對另一些孩子指出他們的努力:「你剛才很用功。」然後,研究者給孩子們更困難的一組題目。
因為聰明而受到讚美的會更擔心失敗,他們傾向於完成難度較低的任務,遇到困難更難堅持、易焦躁,甚至表現出自尊水準的下降―讚美他的天賦,居然會打擊自尊!
乍一聽這與我們的直覺相反。但細細一想,又很符合我們的經驗。
雖然讚美讓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種評價。它把人捧到極高處之後下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很可怕。當我們受到讚美之後,我們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這種讚美,會為此平添不少壓力。出於壓力,我們會更願意重複相同的工作―既然我這樣做了就是好的,為什麼還要冒險去嘗試更多的可能呢?
更嚴重的情況下,我們乾脆什麼都不做。「你們都誇我文章寫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好法,我怕再寫下去就會露餡。」我們用放棄來回應讚美。
如果對一個小孩說:「哇,你這幅畫畫得太美了!」或者誇一個孩子下棋贏了:「你是小棋王!」他會很開心。但再讓他畫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會躊躇。
評價接近於一種定義性的表達。對於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難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討。如果是現實的交流,很可能造成冷場:你都已經下結論了,我們還說什麼呢?從這個角度講,讚美甚至比批評更容易終止一個話題。批評好歹還可以反駁:你說我不好,我不同意!但是讚美怎麼辦呢?反駁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沒有再討論的餘地。大家聊得好好的,我突然來一句「我覺得大家都很好、很好、很好」,這會讓場面的氣氛暴冷。要繼續聊,只有忽略這句話。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呢?它只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麼,而不是進行抽象的判斷、定義以及對人的褒貶。一個不評價的老師,會這樣問學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業,發生了什麼事呢?」而一個評價性的老師則會說:「你最近怎麼老是不做作業?」前者是在關心一件事件的發展過程,而後者就只是在訓誡。
後面的這種情況,老師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關心對學生的定性,而這件事他已經做到了。「承認吧!你就是個壞學生。」,彷彿是這樣的潛台詞,可以嗅到明顯的拒絕氣味。如果你是這個孩子,只要低頭認罪就好了,什麼都不用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