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所擇,擇你所愛」,興趣真能當飯吃?專家分析,生涯規劃該這麼做

2019-05-28 16:59

? 人氣

到時候,你會告訴自己,我還是老老實實找份能餬口的工作,興趣就當休閒娛樂就好了。一天又一天地過著苦悶,但倒也餓不死的生活;在踏進棺材之前,卻又為自己當初沒有義無反顧地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感到遺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總想著如何將自己的平日興趣原封不動地塞進生涯藍圖中,反而限縮了自己可以選擇的工作範圍。

到底如何在平時熱愛的事情,與未來選擇要從事的工作之間搭起橋樑呢?

我從小喜歡創作漫畫,特別是當時著迷於職棒比賽,畫的主題都跟棒球有關,自認為熱血又激勵人心。不過,長大後除了灌籃高手重看了幾遍外,對其他漫畫卻沒有持續涉獵,更別說是畫漫畫了。 

還有,我還記得小時候看了電視裡的偶像唱唱跳跳,常夢想著自己也要當歌星。我常拉著父母坐在客廳裡觀賞我的個人演唱會,聽著我五音不全地一首又一首賣力演出,不專心欣賞我還會生氣。中學時期我還是學校的合唱團成員。

長大後,我卻成了一位輔導教師及諮商心理師,跟創作漫畫或唱歌沾不上一點邊。當我回頭去解構畫漫畫與唱歌這些令我當時十分著迷的事情時,我看到了比畫漫畫與唱歌本身更多的東西,一直深深影響著我的生涯選擇。

畫漫畫被拆解之後,我看見了創作說故事激勵…..等元素;而唱歌這件事,則包含了影響力表現聲音表達……等元素。

所以我現在雖然不畫漫畫,也不做演藝圈大夢了,但我每天都在聽故事、說故事,透過語言與文字發揮對人的影響力。講台就是我的舞台,我得以展現自己;除了被人看到,還激勵人心。而編擬教案就像構思與鋪陳漫畫情節一般,又像寫劇本一般,本身就是創作的過程。

不管從事什麼活動,我們都可以從中分析出這活動本質中所包含的「隱形的元素」,包括這個活動的屬性、社會評價,或從事這項活動所需具備的能力、價值觀、人格特質,以及會帶來的情感經驗與附加價值等。

如果你能將你的興趣加以解構,找出做這件事時讓你感到熱情投入的元素是什麼,接著,再去思考我未來可以做些什麼,或許生涯路就會廣得多。

不是每個樂愛釣魚的人就應該把釣魚當飯吃,喜愛騎單車的人就適合靠著騎單車維生。其實很多樂在工作中的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與從小到大的興趣通常沒直接關連,但卻隱隱約約受到他們的興趣本身背後所構成的某些元素牽動影響著。

所謂興趣與生涯的結合,並不一定非得在未來所從事的工作中做著自己原來有興趣的事情,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然而,將你有興趣的事情中那些隱形的元素「融入」未來的工作中,卻會容易得多。

當你把從小到大感興趣的事情中的幾個元素抽取出來,重新排列組合後,再去對應你能夠做的工作(或者你也可以創造出新的工作來),如此一來,生涯選擇就變廣了,而你所選擇的工作就能真正與自己的興趣掛勾上,同時又解決了「興趣是否能當飯吃」的難題了!

興趣真的很重要,但保有彈性更重要,別因為堅持興趣而把生涯路走窄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原標題:如果興趣不能當飯吃,如何為生涯找出路?)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