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元專欄】別再到處應酬,卻只得到些沒用的人脈!3大絕招教你避開「無用社交」

2018-10-19 11:44

? 人氣

參加好的社會團體,是年輕人探索門路、學習經歷最好的切入點。現代企業家與創業家除了自己努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盡早培養出整合資源、調和鼎鼐的習慣與能力。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前幾天中秋節,我隸屬的「矽谷玉山科技協會」辦了一場新舊理事團聚晚宴。已有二十餘年歷史的玉山協會,每年一度的這場晚宴都非常溫馨;過去的理事長們與理事夫婦都踴躍出席,在宴會中彼此互助佳節愉快、分享故事,也趁機溝通商機。

全球都有玉山科技協會的分會,而這個協會一直也都是公認最高檔的成功科技企業家協會;它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演講、討論,以及各式各樣的薪火相傳培訓。

當然,還有最盛大的年度大會,包括台積電、鴻海、聯電、宏碁、神通、台達等大集團,長久以來都是固定的贊助廠商。

過去幾年,為了加強新舊理事的聯繫、並提升協會活動的熱度(當然還有個隱藏目標,就是不要讓過去整合的資源又分散流失),我們便開始利用各個佳節,舉辦新舊理事與工作人員的溫馨聚餐。

如何分辨真正有價值的社團?

我曾經擔任過全球玉山科技協會的理事長、擔任過華商經貿協會會長,也在民間的台商會、工商會都擔任過理事或顧問,還多次在不同的協會活動中演講。透過這些經歷,我發現其實大家都有一個共同問題。

光是一個矽谷(其實不過就北加州的幾個城市組合),就有數百個不同名目,來自台灣背景的華人協會、商會、同鄉會、校友會;有時候我們參加這數百個協會舉辦的年會,發現其實齊聚一堂的所謂「會員們」都是同樣一些面孔。

什麼貴賓、委員、會員,其實都是同樣一些人繞來繞去,搞各種充滿老套的活動,了無新意;台上的人聲嘶力竭,台下的人各吃各的、各喝各的,誰也沒在聽誰說話。

這也難怪。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想出人頭地,在異鄉的華僑當然不甘寂寞,都希望在白人與其他族群之中,開拓出屬於華人自己的天地。

就算在以華人為主的亞洲,每個人也都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有成就、不希望被別人以為人生白活;所以,社會上三五成群、集會結社的事情也就天天在發生。

每個人都想利用群體的力量,讓自己在社會上得到話語權,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

這麼多的協會,我們如何區分誰好誰壞?那些協會是有實力的、那些則是空心老倌的組合?

其實大概有幾個標準,可以很快速的分辨協會的輕重:

1. 協會成員的素質:假如一個協會裡頭都是上市公司的老闆,或者是社會上有實際成就、有真正影響力的仕紳名流,大概該協會也差不到那裡去。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協會都是找不到路子、或是無法出頭的人在彼此哄抬,或是一堆售貨員想賣東西給其他會員,那你最好避遠一點。

2. 協會的具體目標:我們這裡就特別流行「商會」、「工商會」、「經貿會」,有時候還在頭銜前面加上「台灣」、「中國」、或是某個省份某種鄉親,絕大部分都沒有實際做出什麼功業;更多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群聚起來彼此哄抬、彼此刷存在感,每個人都在等別人給他目標、等別人真正做事。

在加入這樣的協會之前,拜託先搞清楚他們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反過來說,像「半導體協會」、「工程師協會」,或是「生物科技協會」就具體許多,不會自己人胡亂加官封爵。

3. 協會的實際活動:我看矽谷這超過900個的華人協會,大概90%平常沒在舉辦什麼活動,其中只有大概20%還會覺得不好意思,每年就辦個年會大拜拜,趁機照照相、登上個報端出出風頭。

其他的最多就是便宜印堆名片,我也是理事、你也是理事,我也是會長、你也是會長,忽然間叫起來都變得好有份量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