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代,一位美國作家柯列特.道林格(Colette Dowling)就寫過一本暢銷書《灰姑娘情結》(The Cinderella Complex),書中將女性這種想自立卻害怕自立,或認為只要忍耐下去就會有好男人出現拯救自己的心理,命名為「灰姑娘情結」。
女性被男性拯救的劇情在童話故事中屢見不鮮,即使是現代所編寫的電影或戲劇橋段,也依然安排男主角在緊急時刻登場拯救女主角,因此有個女明星曾表示不讓小孩觀賞傳統童話改編的動畫,因為她不認同某些劇情傳達的價值觀—等著被拯救、為了愛放棄自己的某個能力—也不希望小孩幻想自己成為公主。
不過,不讓小孩看這些動畫或童話故事就不會幻想自己是個公主嗎?倒也不一定。其實不需要設定或阻止下一代能看與不能看什麼,因為影視作品或任何思想的影響不會只是單面的。就像兒童時期的你可能真的相信有聖誕老人,但長大了也就漸漸知道沒有,而不會說:「啊!大人騙我!我去自殺好了∼你們這些無情的大人!」
我覺得與其不讓小孩看,不如大家一起看,一起討論。因為真的不是你看到什麼戲劇或情節就會變成什麼,不然女性主義者怎麼出現?女性主義者成長的時代都也都是這種電影啊。重點在於我們該如何解讀「灰姑娘」、《白雪公主》這樣的故事?為什麼期待在愛情中被拯救?還有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中的愛情,只有傲慢跟偏見嗎?
這裡提到的「灰姑娘」是以迪士尼二○一五年的電影《仙履奇緣》為例。少女艾拉(Ella Cinderella)自從父親突然離世後,遭到繼母與繼姊們的欺負,從主人變成家中僕人,也因身上總是髒兮兮的,被取笑為「灰姑娘」。
故事中,艾拉母親的遺言「勇敢與仁慈」貫穿了各個情節轉折,因此艾拉並不像《美女與野獸》的貝兒,那樣強調知性。相較之下,《仙履奇緣》沒有要你去讀書、去追求更多知識,而是強調內心要美,艾拉的善良純粹是一種更傳統的道德價值。
如果說貝兒是具備知識幫助自己解決難關,灰姑娘基本上是靠著「善良」,好比因為愛護動物、對大地、對其他生物的愛,所以後來動物也會回報她。她的善良也表現在父親問她從遠方要帶什麼禮物回來時,她只要樹枝,表示她關心的是爸爸而不是禮物。但也是因為艾拉的善良(卻無勇敢),所以父親過世、家道中落之後,才會從一個千金小姐掉下來變成繼母的奴僕。
優勢與弱勢的愛情測試
變成僕人的艾拉在森林裡巧遇王子,王子雖然對她一見傾心,卻也沒有告訴她自己是王子。這種「我不告訴你我是誰」的噱頭也常常出現在各種影劇設定中,起初可能是基於隱私或不想改變彼此關係,但也可能是一種隱藏的測試—想知道你愛的是我,還是我的身分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