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吃炙燒牛排啦!新一代重組肉太陽曬不餿,又鮮又香讓你越吃越想吃⋯

2016-07-06 16:53

? 人氣

從肉的組織與切面來認識重組肉。(圖/皇冠文化提供)
從肉的組織與切面來認識重組肉。(圖/皇冠文化提供)

● 民國93年加工技術還不發達,重組肉只是加了些黏著劑而已,但如今科技太進步了,細菌不來了,重組肉就能吃七分五分三分熟,不熟的都可以吃了。(重組肉可以生食的背後原因,實在太可怕了,如果非要選擇,寧可吃以前全熟的重組牛肉,也不要吃現在三五分熟的重組牛肉)
● 磷酸鹽對肉品加工有六大好處:一是架橋,二是緩衝,三是保濕,四是Q嫩,五是乳化,六是價錢很低,但只有一個缺點,就是危害人體健康,添加量太多,血液呈酸化反應,而且代謝時需要大量的鈣,但是這個缺點,不肖商人並不在乎。
● 如果嫌磷酸鹽不夠,再加黏黏的海藻酸鈉,口感更好,再加氯化鈣下去,硬度更適中,口感愈來愈棒。然而民眾看到海藻等字眼,都誤以為是天然健康的來源。
● 但這樣還是不夠,因為牛排多半吃原味,重組牛肉必須更好吃,所以要加調味料下去,就是前幾次所提到的宇宙超級無敵調味料,成本低廉,吃了不會口渴的GMP與IMP,前者有肉香味,後者有菇蕈味,再加其他緩衝劑,甜味劑等等,非常完美的調味,誰吃誰上癮。
● 不過還沒完,因為添加劑要耐高溫燒烤,以免破功後打成原形,因此再加耐酸耐鹼耐熱的甜味劑下去,一種是醋磺乙酯鉀,另一是蔗糖素(我的媽啊,又來了,別被蔗糖兩字所騙,就像酵母抽取物不是天然的一樣)。
● 蔗糖素與蔗糖完全無關,蔗糖素是三氯蔗糖,在酸鹼熱的狀況下都不會改變,所以身體很難代謝與分解,容易產生堆積。
● 綜合了以上添加與調味的重組肉,吃到肚子裡去,就會有一種「難以回家的感覺」,味道實在太銷魂了,風味實在太美好了,天然食物都被比下去了,但長期吃下去,人不會死(但以後想死,也不會死那麼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席捲全台夜市的炙燒牛肉,是重組肉,而且是可以決定幾分熟的進化重組肉。(圖/皇冠文化提供)
席捲全台夜市的炙燒牛肉,是重組肉,而且是可以決定幾分熟的進化重組肉。(圖/皇冠文化提供)

● 近年來在夜市裡爆紅的燒炙牛排,每一塊都長得一樣,價格又平實,現點現烤現吃,聲光效果極佳,但仔細看,全是重組肉。
● 重組肉不光是牛肉,雞肉亦然,例如連鎖店賣的炸雞塊,夜市連鎖的無骨炸雞等等,多是重組肉,雞頭、雞腳、雞碎肉、雞皮等下腳料,全是重組肉的組合元素,同樣需要黏著與添加。
● 重組肉最大的爭議在「手碰刀切」,即使在冷藏環境中,容易生菌,尤其是沙門氏菌。
● 現在市面上很流行無骨炸雞(大雞排),若要無骨,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厲害的廚師花四十分鐘去骨(不符經濟效益),另一種便是來自工廠,攪碎了再重組,做法同重組牛肉。

爆發王品集團重組肉事件之後,台灣重組肉的技術更加日新月異。(圖/皇冠文化提供)
爆發王品集團重組肉事件之後,台灣重組肉的技術更加日新月異。(圖/皇冠文化提供)

● 吃雞吃牛都有自然纖維,但重組肉煮熟後,很難辨識,但重組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鮮極香極美味,就是吃一口,回不去了。
● 如何辨識重組肉:一、有固定形狀,二、放在室溫不易變壞,三、口感均勻而多汁,四、甜度鮮味均高。
● 如何避免吃到重組肉,方法很簡單,吃炸雞時不要選無骨的,自己吐骨頭比較安全;重組肉解凍後,很容易一撕為二,從接縫處裂開,但天然的肉不容易撕裂。
● 現在食品加工的技術,什麼都做得出來,重組肉比較多的是牛與雞,至於豬與羊的重組肉比較少見。
● 餐廳販賣重組肉一定要清楚標示,吃不吃,看自己。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皇冠文化《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