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喜歡偶爾享受,但我不是美食主義者,出外旅行尤其崇尚極簡,能多簡單就多簡單。在東歐東三國旅行兩個星期,對食物的記憶不多,但有幾個時刻有趣。從維爾紐斯回到里加那天,很晚,朋友來接我,初秋深夜的波羅的海,很冷,只有攝氏幾度吧,突然好想吃冰淇淋,我們開車去一家24小時營業的超市,買了巧克力口味的,在等現煮咖啡時,我竟忘情開心吃起來,到了櫃台要結帳時,早已吃光了,連包裝都沒留下來,只好另拿新的讓店員掃瞄條碼結帳,超糗的。
還有在特拉凱吃到的Kibinai(或者寫成Kybyn),不記得好不好吃,只記得很有故事。這是一種餡餅,但更像巨型炸水餃,或是油炸韭菜盒子,1.2歐元買一個,就足以當一餐了。這種源於土耳其的家常點心,在遷徙過程中融合,口味也更豐富,原本多半是羊肉,現在雞肉、豬肉、牛肉都很普遍,儼然成為立陶宛國民美食。
2018年10月第一個星期日,從位在里加的歐洲最大的市場—中央市場開始,看到葱想吃葱油餅,看到紅豆想吃紅豆湯,看到很多生菜很多蒜,想要吃熱炒青菜不要冷冷的,看到很多蘋果想烤蘋果派,滿腦子都是食物。那天,我用里加湯和炸花枝,暖胃暖心。
在塔林,逛一天老城,那天特別累,想喝個熱湯,看到中文招牌,吃了餛飩湯和炒飯。習慣的食物,對口味沒有特別印象。
在塔圖路跑前,不特別愛日式食物的我,去了壽司店,也是為了熱湯而去。
從維爾紐斯回里加時,到車站旁的麥當勞原本只想吃蘋果派,但後來點了雞肉捲。這裡早就用自助點餐機,但還是大排長龍。眼看車子就要開了,情商店員幫忙,讓我趕上車。
飯店的早餐,有在台灣不常吃但我好喜歡的杏桃乾,梅子乾,每天一大把一大把加入優格,滿足。
這次旅行好好吃飯吃得好好的時刻,都是朋友招待的,出外靠朋友,最佳寫照。 抵達塔圖車站那天接近半夜,那晚那時,攝氏零度,陪我走到飯店的女生,邊走邊吃冰淇淋。
舌尖記憶留在心裡的,是人.情.味。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