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也者,福佬人說「粿」,客家人稱「粄」,我的老家在林邊,隔壁的佳冬是客家人聚集區,東港則是知名的海產大鎮,小時候這兩邊跑,無論是粿或粄我都嚐得到,共同的特色是遵古法手工製作,不添加化學物料,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數十年如一日。
「蓬萊米」是日人引進台灣的稻種,學術名稱為「稉米」(Japonica),在此之前台灣人種植最多者為「在來米」,也就是所謂的「秈米」(Indica),外形細長,口感比較不具黏性,台語呼之為「尖糯仔」,這比起蓬萊米好栽種多了,環境的抵抗力也較強,所以先民舉凡製作碗粿、肉圓、粿仔條、米粉、九層粿、米苔目、菜頭粿等等,用的就是在來米。
肉粿要選陳年的在來米,至少一年以上才能香Q有彈性,製作的過程極待耐性,長達七、八個鐘頭,而東港的肉粿是我家鄉一帶著名的米食,料理時將肉粿切成條狀,加入香腸、蝦猴、精肉等配料,湯肉粿則淋以虱目魚骨和米漿熬製的高湯,食來真是「續嘴」。
好吃的肉粿有很多條件,其中蝦猴外形雖不起眼卻是無上法味中的醍醐。「蝦猴」者,台灣產於彰化王功至鹿港沿海一帶的泥沙海岸,以其外型有肚猴般的頭型兼具蝦子的尾部而得名,從前窮苦人家都是用鹽漬蝦猴來下飯,因而有「一隻蝦猴配三碗粥」的俗諺,由此推斷,少了蝦猴就引不出肉粿的美味來。
屏東是我的故鄉,而我現住台南,少小離家老大回,得空便爬上高速公路往屏東去逛逛,逐漸把兒時的記憶找回來。我的找法是每到一個鄉鎮,除了景點外,便是去找好料的吃,味蕾最有助於喚醒腦細胞裡封存的生活片段。
許多人來到東港,自然是以享用海產為主,但東港也有小吃馳名全台者,這一味肉粿乃完全本產所創作出來的料理,辣醬分三種,大、中、小辣,而所謂大辣,可真是辣得非常上火,讓我這種嗜辣者也有點擋不著,但這家鄉味,說什麼也得常去光顧了。
葉家肉粿是我常去光顧的店家,薪傳三代,已經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不但是故鄉的美食,連老闆講話的腔調都和我很相像,每回遭遇,都倍感親切啊!
用手機拍了影片來分享:
第一回去:
第二回去:
鼓勵魚夫創作,請收藏魚夫新書《臺北城・城內篇》
本文魚夫授權同意轉載(原文標題:不只家鄉味,連老闆說話的腔調都很像!東港葉家肉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