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前的道路被人群占滿,敲鑼打鼓、熱鬧滾滾,這是台灣廟宇群聚地台南最常見的景象。別說外國人了,現代的台灣人大概都搞不太清楚台灣的佛教和道教有什麼差別,更是有許多人常常搞不清楚台灣的民間信仰到底是在拜什麼。
有人的地方就有信仰,拜佛、拜上帝、拜自己、拜誰都好,說白了我們、我們的祖先每個人不過就是追求心靈的平靜罷了。
大觀音亭興濟宮最早的歷史記載是在明朝永曆年間,至少三百六十多年前,而建造的時間可能遠比有文字記載的時間還要更早。你可能很難想像,無數人視為故鄉的台南,數百年前也是移民們心中的異鄉。對於出外打拚的人來說,若是人生地不熟,至少會希望有個熟悉的守護神明在身邊。
在一個地方屯墾開發有成之後,當地的仕紳就會從各自的故鄉迎接各自的信仰主神前來。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一佛一道兩種不同的信仰相依相偎,一邊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一邊是濟世救人的保生大帝;雖然主神和信仰都不同,但卻互相扶持互相成長,對眾生也是一視同仁的照護。
早在清代林謙光的《台灣府紀略》中就有紀載):「大道宮,祀白礁吳真人,在觀音亭傍。」而大觀音亭的紀載則是出自於清康熙二十八年的蔣毓英《臺灣府志》:「觀音廟,在鎮北坊,前後泥座金色相,左右塑十八羅漢,俗呼為觀音亭。」
而因為從明代以來,大觀音亭興濟宮就是台南當地最知名,香火最鼎盛且靈驗的廟宇,所以在清代上報朝廷之後,成為了獲官方認可,舉行由官員主祭的春秋兩祭的祀典之廟宇。
因此在建築中間還留下了凡是祭祀官員必須下馬更衣的官廳,所有前來祭祀的官員都必須在此停留。不只如此,也因為大觀音亭興濟宮的歷史悠久,許多的繞境活動都是由此地開始,而幾經都市規劃更替廟前的大廣場退讓給了道路,也才會留下在市中心精華地段緊鄰馬路邊舉辦遶境活動的特殊景象。
而在這個佛門與道教和平共處的廟宇中,佛門供奉的主神是觀音佛祖,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達摩祖師、哼哈二將、韋馱與伽藍菩薩,還有屬於道教的註生娘娘、月下老人與齊天大聖。
而在道教的供奉主神則是保生大帝(侍神:江仙官、張聖者、採藥童子、製藥童子、下壇將軍)、中壇元帥;後殿則是聖父母(保生大帝之父母協成元君、玉華大仙)、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福德正神、五營神將。
宮廟是地方傳統上的信仰及一切活動的中心,成立越久的宮廟與整個城市的互動就越多:獎學金,濟貧,平安餐,繞境活動,重要祭典,每一個都是廟宇與信眾互動的重要儀式,每一個也都歡迎外地人抱持著同樣的虔誠與熱情來參與。
而這來自不同宗教、歷史、文化的滿天神佛,就在這裡默默地庇佑了府城的居民數百年之久,眼看歷史興替,眼看高樓崛起。府城文化的兼容並蓄,也就在這些香火鼎盛的廟宇中,默默地傳承下來。
下一次來到府城時,你也不要忘記來接受這些神佛的庇佑,體驗一下傳統的宗教儀典,接受眾神之都的薰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