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哲學課,你有看到學生的改變和提升嗎?他們要怎麼學習哲學思考?他們做到了嗎?
是的,他們的興趣愈來愈少,因為他們無法專心超過15分鐘,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們應該降低對進度和學生的要求。
我相信他們在上課的當下應該是活在哲學裡,但下了課,哲學收進書包裡,下一堂課從零開始,他們沒能力連貫兩堂課。這些學生平常少閱讀,也不認真做功課。
不,他們都沒做到:因為哲學要求我們要超越自己,而他們只有一些很平庸的看法,媒體反應名嘴說法等等。
你最常引用的哲學家都是誰?
柏拉圖、蘇格拉底、斯多葛學派、史賓諾沙、尼采、馬克思、傅柯。因為,除了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外,這些哲學家都很具顛覆性。而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又非常吸引人。
根據你的教學經驗,怎麼樣才能讓學生喜歡哲學?
學生喜歡和他們相關的事,特別是他們牽掛的種種。其他的,則非常遙遠,而且也沒用。因此,在教學上,就必須連結上與他們息息相關,或者要講一些能吸引或讓他們害怕的主題,例如死亡。然而,一旦他們滿意了,又會開始感覺無聊。
理解哲學,學生最大的困難在哪裡?
看情形。學生需要專注的能力,抽象意義的能力,也要有對具體情況的興趣,尤其要有好奇心,對什麼都好奇。
哲學和語言有關(希臘文、拉丁文、德文等),我在課堂上經常耍語言的把戲,我記得班上有個華裔學生,他將所有的哲學難題都分為兩部分:陰和陽。他對哲學非常感興趣,改他的申論題其實不容易,因為他在哲學難題的思考和發展都關係到他的語言和華人文化思想:申論文要三段論證對他似乎很困難,不過,他用兩段論證,寫出很好的申論文。
你會在哲學課堂裡用電影講概念嗎?
當我將兩、三個概念整合時,我會以電影為教材讓學生能將概念串連思考,並且要求學生從電影中抽出某種哲學難題。但是我很不贊同目前不少哲學教師選一部片子解釋某個概念的作法,雖然我研究電影,也教電影理論,但我認為電影畢竟不是個釣取例子的魚池。
例如,我將生命、技術、時間,這三個彼此互通的概念組合,放映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無論學生對這部電影是否理解,我關心的是他們能否運用所學的概念去詮釋這部電影,我並不期待他們作電影學上的分析。
好比,他們在電影中是否看到某種超越的邏輯(猴子、人、機器人等),而朝向後人類時代?
我們在這部電影裡找到進化的元素(生命),技術或科技,以及能脫離時間與空間的元素。我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影像中思考,同時也看看他們能不能很邏輯地指出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