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歐洲醫療市場:有錢人流行捐錢蓋醫院,但實習醫師必須付學費才能參與查房

2016-11-01 08:00

? 人氣

不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患者和家屬還是會受到病症、社會地位等因素,也就是因管道、所在地點和宗教的差異而影響就醫方式,並轉向各種不同的醫療執業人員尋求治療。治療者的專業知識和收取費用相差懸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歐洲,就地位和費用而言,內科醫師依舊是這門專業的佼佼者,但外科醫師和藥劑師也逐漸打進醫療產業。無照的走方醫,有時會被有執照的同業斥為庸醫、騙子或江湖郎中,但他們提供給付不起精緻或流行醫療措施的窮人一個治療機會。

當時民豐物足、進口醫療品的供應量增加,再加上民眾日益相信醫學抵禦疾病和死亡的力量,凡此種種都刺激藥丸、藥水和種種配方的銷售和使用。從當時留下的家事財務紀錄來看,隨著十八世紀的發展,家家戶戶的醫療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大增,特別是病情嚴重或是往生前的那段日子。

正如許多歷史學家所推測的,當時有各種不同的治療者和救治措施可供選擇,再加上購買力增加,創造出一個醫療市場,各種從業人員在當中如經營企業一般,爭奪病患和資助者。身為消費者,患者得以掌控臨床會診,通常在患者家中進行,而不是去到醫療院所。

患者在選擇治療人員時,不僅會考量他們的理論和治療方法,也會根據從業者的個人特色和專業階層來取捨。由於當時許多治療的效果有限,一個從業者(多為男性偶爾也有女性)的溝通能力,以及對患者及家屬所展現的同理心,可能比醫術更重要。

為了要吸引患者,打造出獨占醫療產業的機會,內科醫師、外科醫師和藥劑師經常感嘆,無知又不識字的江湖郎中其實是在剝削患者。針對那些走方醫的怨言,也在公眾間普遍流傳。

根據英國劇作家班‧強生(Ben Jonson,1572—1637年)的描述,密醫只不過是個「狗屁不如的糟糕流氓」。但在現實中,有照和無照的醫療從業者之間其實沒有明顯的界限,至少一直到十八世紀末,甚至十九世紀初期都是如此。

不同從業人員所提供的救治措施通常大同小異,正規的醫師也經常受到沒有執照的同行嘲諷,說他們只是態度傲慢、言語浮誇,還讓患者嘗試風險高的大膽療法。

十八世紀時,醫學教育逐漸轉變,創造出醫療學會,還發行醫療專業刊物,專門機構的數量也隨之增長,以及更專業的規範,凡此種種都日益凸顯醫療從業者之間的明顯差異。

西方仍然要求內科醫師得受大學教育,對外科醫師的培訓也變得更加正式,讓手術從一門技藝轉為專業。外科醫師要通過日益嚴格的口試之前,理應修過解剖學,並具有七年的學徒經驗。

英國在一八一一年之後,明文規定外科醫師至少要研修過一門解剖課和一門外科手術課,而從一八一三年開始,還期待他們都能具備一年的醫院實習經歷。實習的收費不只為許多外科醫師增添額外的收入,也讓醫學生得以進入現場,最終還能繼承家傳醫療事業。在近代早期歐洲,外科醫師的遺孀(就跟其他手工藝大師的遺孀一樣)也可能繼續其夫婿的生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