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會不會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毀掉?注意這4點,賺錢又可以救地球!

2016-11-14 13:00

? 人氣

記得在上篇提過的小水瓶嗎?如果將瓶裝水視為傳統經濟運作的方式,那麼從傳統走到綠色經濟,大致上需要滿足低碳循環兩項要求。前者著重節能減碳,後者則是資源回收再利用。以製造瓶裝水為例,選用更為環保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或是尋找可以節省運送資源的生產地都是達成綠色經濟的方法。當然,一個商業的運行並沒有這麼簡單,中間還會有許多成本、利潤的考量,但只要我們願意換一種思考,就有機會在創造財富的同時找到與世界共處的另一種模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下筆者再將綠色經濟歸納出幾個重點:

一、 經濟成長與環境負荷脫鉤 

經濟成長衡量指標一般是用GDP,傳統上,在追求高GDP成長的同時通常也會帶來高度的環境破壞,綠色經濟則是要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進而減少資源耗用、改善環境汙染,秉持經濟與環境並不互相排斥的理念。

二、綠色成長與綠色產業的投資

綠色成長是指在不傷害環境、重視公平正義等綠綠經濟原則下,促進經濟成長,綠色成長的推動來自於從產業面的投資,有公部門和私人企業的投資,才能更有效的驅動綠色經濟成長。例如:加拿大以林業舉世聞名,除了其木材的品質優良、產量豐富外,他們的造林與保育工作亦堪稱各國典範。砍伐的同時更積極地種樹,發展產業也保護環境,使得經濟活動與綠色成長都不間斷。

三、市場機制與政策之應對

傳統經濟裡面對大自然的資源,業者通常無需付出相對應的金錢或其他具體代價。綠色經濟中主要著重於「使用者付費原則」、「汙染者付費原則」,取用和危害自然資源時都要付出成本,而這需要透過市場機制和政策的調整與制定才能達成,例如目前常見的碳交易

四、綠色消費企業社會責任制

每項產品的製造過程通常很複雜,消費者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消費行為,是否有間接的傷害環境,或是促成了不公平的交易,訂定綠色標章如:環保標章、綠色食品標章等。這些就有助於我們在消費前有個參考標準。綠色經濟鼓勵企業生產綠色產品並且回饋社會,像:舊社區重建和代工國的救貧行動等。

以這些重點為核心,各國政府都做了諸多努力,除了大眾熟悉的國際公約訂定,如《京都議定書》,就是政策發展,以南韓為例,南韓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再振興經濟的同時,也開始推動綠色新政計劃,當中包含了活化河川、綠色車輛、再生能源、智慧型電網等多個項目。到2012年時,也立法開始進行減碳的管理,落實國家減量的目標。在這些計劃中,從國家帶頭輔助民間企業,重視區域的均衡發展,對相較弱勢的階層投入補助與關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綠色成長策略是以IT產業為基礎。韓國直接面對、改造國家的重要產業,透過IT產業的綠色化,帶動綠色經濟成長,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國民擁有更高的工作與生活,打破科技發展和環境難以雙贏的刻板印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