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遇到交通壅塞,我們都渴望自己開車時能夠保持平靜;當家人或同事因事爭論不休時,保持平靜也能使我們沉著應對,不會衝動回應;此外,平靜也讓我們不會反覆回想過去、擔憂未來,能夠夜夜好眠。
期盼過一種平靜的生活
如果內心能隨時保持平靜,那該有多好?然而事實卻是,在日常生活中,尤其當我們處於一團混亂的狀態下,要維持平靜是很艱鉅的挑戰。
為什麼呢?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正經歷空前巨大的壓力與焦慮。每天過得分秒必爭、鮮少能夠擺脫眾多的數位設備,最終結果就是不堪重荷與過度的刺激。
因為太過重視「接下來要發生的事」,使得我們經常忽略眼前正在發生的事。平日我們總是精疲力竭地倒在床上,等待週末到來;然而我們又耗費週末假期,擔心著沒有完成的工作,或是思考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我們的身體裡充斥著皮質醇(cortisol),這種壓力荷爾蒙會導致肌肉緊繃甚至疲憊等問題。在尋求醫療的病例中,預估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來自與壓力相關的原因。很自然地,接著我們會想問:什麼是解決之道?
正念是解答
正念(註:mindfulness,是一種利用意識自我狀態處理情緒的方法,發源自佛教的「念」)是擁有平靜心態的基礎。
它是一種練習,使我們在每天醒來後,於每個當下都保持清明的知覺。它能協助我們發展智慧,教導我們該如何回應其他人事物,使我們脫離習慣性的反射動作、察覺心理與生理的真正狀況。
正念訓練與元神出竅無關,也不需要遠離俗世。要學會正念,不用退隱到喜馬拉雅山的神殿修行,也不需要加入佛教禪宗;重點在於深化你日常生活的意識,以平靜與清晰的思緒取代慣常的反應模式,是一種能夠改變生活視野的神奇練習。
正念,是在當下集中你的意識,平靜地認知並接受自己的感覺、想法與身體的感受。著名的正念導師喬‧卡巴金(註:Jon Kabat-Zinn。美國科學家、作家與正念減壓創始人)如此描述:「意識...的當下,並且不加以批判。」
如同運動或學習外語,正念也需要練習。
正念是一種必須融入生活中的技能,大量科學研究顯示,它能帶來明顯的好處。平靜運動已在西方國家迅速發展,愈來愈多醫師與心理學者推薦「正念」,有時更用以取代傳統的藥物治療;學校將「正念」整合到課程中,因為研究顯示練習冥想的孩童,擁有更優異的專注度,並能表現出較佳的同理心與情感智商;大公司如谷歌(Google)、蘋果(Apple)及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MPG)等,都已經將「正念」練習融入到企業哲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