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臺灣】要出師從「倒退嚕」開始!水里將失傳的手擠坯製陶「軟實力」

2016-12-07 12:54

? 人氣

年輕人暱稱的「臺灣內地」—南投,從清朝嘉慶年間就是陶器生活用品的發展重地,作品裡常見細膩的鏤空、鑲嵌、貼花等裝飾技法。日治時期引進新技術使陶瓷產能大增,「南投燒」的美名也因此名揚海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年南投縣有著數以百計境內的窯廠,培育出眾多傑出的製陶匠師。西元1927年一位製陶匠師移居南投水里。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順著山坡地,興建了一條31.8公尺長的磚窯,這是當地第一座窯廠,外型有如蛇一般細長,因此被稱為「蛇窯」。

1
水里蛇窯成立於西元1927年。

此外,也找到了陶土的供應來源:幫地主整地以換取製陶原料。最重要的,就是每一座窯場的「軟實力」—製陶匠師的技術。

「專注」、「耐心」與「毅力」是成為製陶師的入門條件。早年全程「手作」的製陶環境,從練土到製作、修坯、陰乾、施釉、燒窯、出窯...每道公序都是從觀察(師傅)、模仿、失敗、修正,反覆琢磨後精煉,把每道程序的「眉眉角角」深深記憶在身體裡,才能大聲宣告「出師啦」!

雖然工業化大量取代手作,然而「手擠坯」猶如汪洋大海中的小島,無畏時代的巨浪繼續堅挺在海中

今天為各位介紹的,是即將失傳「手擠坯製陶師—蔣逢榮師傅」。

關於「手擠坯」大家可能有點陌生,然而「陶製大水缸」大家應該有印象。雖然現在製陶有「拉坏機」,然而在製作大型陶藝時,考量拉坏機的乘載,以及考量大型作品在轉動時難以駕馭,因此仍需憑藉傳統的方式製作。

採訪當天的早晨,高齡八十幾歲的蔣逢榮師傅,七點準時從集集騎摩托車前往水里製窯廠。這幾十年來無論刮風下雨,每天來回騎著二十幾公里的路,就能看出蔣逢榮師傅對製陶的熱情與堅持。

抵達工作室之後,只見師傅拿起一團陶土又搓又揉,再揉成圓形後攤平、捶打,為大陶缸「打底」。

手捏陶的前置作業—製作泥條。
手捏陶的前置作業—製作泥條。
蔣師傅熟練得讓泥條攀附在右手臂,右手指不斷地推擠泥條,再用左手掌護著,一推、一按掌,陶缸的外壁逐漸形成。為能讓每次擠壓都符合相同力道,只見師傅彎著腰,用巧勁堆疊泥條,兩腳緩慢地「倒退嚕」繞著坯體走,坯體的外壁也隨之增高。
 

緊接著準備泥條,熟練得讓泥條攀附在右手臂,右手指不斷地推擠泥條,再用左手掌護著,一推、一按掌,陶缸的外壁逐漸形成。為能讓每次擠壓都符合相同力道,只見師傅彎著腰,用巧勁堆疊泥條,兩腳緩慢地「倒退嚕」繞著坯體走,坯體的外壁也隨之增高—這就是最傳統的「手擠坯」。

蔣師傅仔細拍打泥胚,使之厚實。
蔣師傅仔細拍打泥胚,使之厚實。

手擠坯的成品較機器製作的紮實,日曬雨淋不容易破,蔣師傅笑稱「用好幾代都沒問題!」

別看照片裡蔣師傅自在優雅的模樣,其實能將泥條捏成相同的厚度、高度又不黏手,讓坯體保持在相同程度的圓,是份實實在在的真功夫!

因此,養成一個陶藝師不僅要靠時間淬鍊、更需要自我提升。據說早年要學習「手擠坯」需先從「繞圓」開始練習;師傅在地上畫一個圓圈,讓學徒「倒退嚕」繞著圓圈走一整天。繞出完美圓形的人,才能開始練習摸陶土。

從年經開始製陶至今已經八十多歲的蔣逢榮,歷經塑膠、五金取代陶器的時代,仍然堅持不放棄。被問到心中懷抱著什麼樣的信念,蔣師傅只是靦腆的說「做久了,不做會想念。」

如此樸實卻又執著的信念,讓蔣逢榮繞著泥胚一轉就是幾十年。這項即將隨著師傅凋零而面臨失傳的傳統技藝,他說「如果可以,會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為止。」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你好臺灣(原標題:百轉千迴的執著-水里蛇窯〈蔣逢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