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胃乳製造公司常在用餐時間打廣告,利用各行各業(例如計程車司機、演員或搬運工等)重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場景,強調自家產品是治療的利器,讓人印象深刻。
常見於現代人的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GERD)是忙碌緊張生活下的常見疾病。根據學者赫斯科維奇(Hershcovici)的研究,西方大約有將近一○%到二○%的民眾有這種病症,以加拿大為例,估計有六百八十萬人為此病所苦,其形成原因是─胃甚至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至食道下端。
一九三五年,學者溫克爾斯坦(Winkelstein)首先觀察到食道炎是由胃消化液逆流導致的食道黏膜傷害。而直到一九四六年,艾莉森(Allison)在臨床上提出「逆行性食道炎」的疾病概念,但「胃食道逆流」受到重視,甚至被取名為GERD,卻得歸功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腸胃科專家法里瓦爾(Mohammad Farivar)。他在一九九五年首先提出此類疾病的名稱,使全世界學者競相加入研究。
平心而論,與其說「胃食道逆流」是單一疾病,倒不如說是一連串腸胃道功能失調所造成。不只和「食道下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的功能障礙有關,胃排空功能不佳也是其成因之一。患者常感到「胸口燒灼」(Heart burn,俗稱火燒心)、吞嚥障礙及吞嚥疼痛,甚至有時因為逆流的症狀加劇,發生呼吸系統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哮喘及不知名的肺炎等。
經過將近二十年研究,開始有學者將「胃食道逆流」和二十世紀八○年代開始流行的「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一起看待,發現兩者有相當的關連性。根據美國克林夫蘭醫院腸胃科專家立志克醫師(Rizk)的說法,大概六三%的「腸躁症」患者或多或少也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而被診斷是「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患者,患有「腸躁症」的機會則是正常人的四倍之多。
對於上述這兩種疾病有概念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它們的症狀除了可能有某部分相似,更重要的是如同立志克醫師所言,若是患者改變「緊張忙碌」與「不定時定量飲食」的生活型態,兩者的症狀都可以獲得一定緩解。
基於上述解說,我將流行於上一世代的「腸躁症」與這一世代的「胃食道逆流」視為「時代病」,其盛行的原因除了患者本身的因素,我們面對的生活型態才是致病的重要原因。這與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肥胖」一樣,同是時代的產物。
過去的人類醫療史上,這兩種疾病未曾盛行,不過如果仔細瞭解人類進步的原因,會發現這些疾病的生成有其時空因素,甚至還牽扯到「文化的背景」,就像下文提到美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