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榮幸陪著台灣企業參訪團前往位於日本關西的山崎蒸餾所,算是完成自己參訪世界前五大威士忌集團三得利的最後一塊拼圖。
自去年在香港拍賣會上目睹山崎50年以一瓶接近1000萬新台幣的價格成交後,今年台灣羅芙奧再次刷新紀錄,以1351萬新台幣成交,深深體驗到日本威士忌的價值已經回不去了。
這讓我想起當年日本威士忌還很便宜的時代,一瓶山崎12年只要幾百元新台幣,但現在一瓶沒有七、八千是買不到的;同時也更體會到,在日本威士忌還默默無名的時候,山崎就已經默默堅持著他們想創造的風味,且百年來始終如一。
早在山崎剛創立的1923年,三得利創辦人鳥井信志郎先生與Nikka一甲之余市蒸餾所創辦人竹鶴政孝先生(人稱日本威士忌之父)一同打造第一款日本威士忌後,因為各自堅持的遠景而分道揚鑣:一個期望做出屬於日本人的威士忌,另一個則堅持在日本做出蘇格蘭風味的威士忌。在當下或許是理念不合,但在90多年後的今天,兩間酒廠卻雙雙屢奪世界金牌,各自成為名揚國際的日本威士忌頂尖品牌!
沒有威士忌基酒的日本
走在山崎的蒸餾室外,一眼望去盡是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蒸餾器,據說一間山崎酒廠就能產出數十種不同的麥芽新酒(New Make),即進入橡木桶熟成前的威士忌透明原酒。目的是什麼?想想看一支調和式威士忌裡擁有三四十種不同單一麥芽威士忌調和在其中,就能理解山崎酒廠為何需要如此形形色色的蒸餾器了!
在酒廠遍地開花的蘇格蘭,酒廠間彼此交換或購買威士忌酒液是家常便飯,取得調和威士忌的基酒實在容易不過,所以每一間酒廠原則上只要專注地做出一種屬於自己酒廠性格的新酒即可。但日本酒廠就沒那麼好運了!他們並沒有如此豐沛的威士忌資源,三得利只好自食其力,在山崎與白州蒸餾所各自裝設了十多支蒸餾器,據說兩者加起來能夠產出百種不同風味的威士忌新酒,以作為世界知名的日本調和式威士忌「響Hibiki」的基酒來源。
橡木桶短缺的日本
離開蒸餾室的我走進了酒窖中,看見山崎酒廠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橡木桶,其中日本獨有的水梄桶無疑是三得利創造世界頂尖威士忌的重要素材,不過水梄桶的面世,其實是在困境中誕生。
山崎酒廠創立後不久就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日本與其他西方國家為敵,對於十分仰賴美國與歐洲作為橡木桶來源的山崎而言,由於貿易遭到封鎖,因此橡木桶的來源成為了一大挑戰。
然而當時的日本威士忌酒廠並不輕言放棄,反而以更堅持的態度,尋找以日本橡木作為橡木桶的可能性,雖然水梄木的氣孔較大、樹形彎曲節點多,製作起來成本較高且數量稀少,但最終他們還是克服了這種種障礙,並爲日本威士忌的風味開創了更多可能性,而水楢桶獨一無二的檀香與椰子風味,更是造就「響調和式威士忌」豐功偉業的重要元素。
堅持是邁向成功的唯一信念
過去一百年來日本威士忌遭遇過的種種挑戰,像是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水楢橡木桶的製作困難、威士忌基酒類型的匱乏、甚至是市場的不認同,都足以讓所有酒廠放棄這條路,但幸好他們始終堅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並成功克服了這些困境。
最後,由於絕版酒廠輕井澤於國際藝術拍賣會上深受藏家喜愛,開啟了日本威士忌的盛世,直到今天,尚未間斷!日本威士忌的口感或許見仁見智,但我們真正喝的,是日本人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的職人精神。
責任編輯/柯翎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