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思念三姐王寶釧。」歌仔戲是台灣獨有的原創戲曲,在民國40、50年代,一度是戲院中最受歡迎的戲劇,更曾是許多家庭每天傍晚必定收看的電視連續劇...
很多人藉由歌仔戲來瞭解歷史興衰、忠孝節義與愛恨情仇,看透人生酸甜苦辣,體悟「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道理。為了進一步瞭歌仔戲,「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特別專訪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徐亞湘,為我們介紹歌仔戲的歷史與文化。
從「歌仔」到「三小」
歌仔戲最初是以民謠的型式出現,透過第三人稱的方式吟唱、敘說故事,因此被稱為「唸歌仔」。後來結合蘭陽當地「車鼓陣」的表演方式、角色及妝扮,逐漸發展出「本地歌仔」,並改成為第一人稱來舖陳劇情。
「本地歌仔」早期有所謂的四大齣,包括陳三五娘、山伯英台、什細記及呂蒙正。宜蘭目前仍有許多傳承本地歌仔的團體,像是「壯三新涼樂團」,持續在演四大齣戲。
「本地歌仔」或稱「老歌仔」,屬於小戲,多以七字仔或老調等曲調來唱,故事劇情簡單。就角色而言,原只有小丑及小旦兩個角色,約莫清末時期才有小生的角色出現。一直到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歌仔戲開始具備大戲的規模。
小丑、小旦及小生,簡稱「三小」;「三小」可以說是歌仔戲的組成要素。
「胡撇仔戲」
「有人認為歌仔戲是拼貼,但這也是歌仔戲之所以壯大的原因。」徐亞湘認為,歌仔戲是個不停地成長與茁壯的戲劇,極具生命力。
從一開始的「歌仔」傳唱,歌仔戲吸收了「車鼓陣」的表演型態,開始簡單在外搭台演出;從原為農暇與迎神賽會的業餘演出,多方學習各種戲曲的長處,像是崑曲、北管、四平及京劇等,信手捻來,無一不學,逐漸發展成具規模與成熟的戲曲。
同時,歌仔戲演出內容多以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為主,採用地方流行的小調,使用民眾熟悉的台語表演,很快地贏得大眾的喜愛。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禁絕所有中國式或漢式的傳統戲曲。當時在劇院演出的歌仔戲,為了應付日本官員的檢查,有的在官員巡查時,改穿時裝、唱流行歌曲演出,巡查結束再換回古裝或漢服;有的則以拼貼的劇情,淡化中國的色彩;有的則直接穿著和服與唱日本軍歌演出。
對於這種融合多種元素的歌仔戲,被笑稱為「烏白撇撇」,意指湊合亂演之意。徐亞湘指出,「胡撇仔」來自於日語中對於opera戲劇的發音,因而將這種從日本時代開始、不按正規演出的劇碼,稱做「胡撇仔戲」。
「胡撇仔戲」透過混搭的形式與通俗的趣味,結合日式、中式乃至於西式的表演,不停地創新,充分反應出歌仔戲驚人的生命力與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