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米其林,大家一般多直觀的想到米其林輪胎,但其實米其林從1900年代開始便出版了「米其林指南」詳載各區域內的旅遊景點、旅館與餐廳,後來更分成以旅遊為主的綠色指南及以餐飲為主的紅色指南。2007年,日本成為第一個亞洲入選米其林紅色指南評選的國家,隨後在2008年,香港、澳門也雀屏中選,部分專業人士預測,臺灣也將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紅色指南。
近幾年,餐廳如雨後春筍般的遍地開花,除了不少米其林星級餐廳進駐外,從拉麵、居酒屋、韓式料理,再到餐酒館,如同季節輪替般,每個時期皆有不同的「拓店潮」。在琳瑯滿目的店家中,「今晚該選哪一道」往往變成了深思熟慮的課題。隨著網路的方便性,民眾在選擇餐廳時,多先進行搜尋比較,從中選擇自己心中「CP值」較高的餐廳。
大眾心中的CP值能否完整體現餐廳價值?
CP值其實是成本效益比(cost–performance ratio)的簡稱,為產品性能與價格的比例,CP值愈高,代表這項產品更值得擁有。在正常狀況之下,CP值絕對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最好的選擇,但我們真的能完整計算出一間餐廳的CP值嗎?
米其林指南會就餐廳的配料品質、口味搭配、烹飪技術做評比,除此之外也包含了用餐當中的體驗,如餐具、衛生、服務等等也都列入評分項目之中,總和考量之下才做出妥善的評分。然而民眾在以CP值為食物做評斷時,往往以價格與份量作為最先主觀的第一印象,食物的美觀與漂亮則成了第二印象,等到真正入口,食物的美味早已非評斷時的首選。
民眾在考量價格時,多於腦中臆測食材成本,而忽略了背後許多細節,除了水電、租金與人事成本外,相同類型的食物,因其產地與培養方式會產生「品質」上的不同,以海膽為例,北海產的海膽就較加拿大海膽貴了五倍之多。
在多數民眾難以分辨的狀況下,為了使售價更有競爭力,多數店家只能捨棄品質較好的食材以維持成本。在臺灣部分餐飲業,漸漸產生了不是以出群的手藝取勝,為了平價而捨去技術、犧牲品質是本末倒置的一件事情,應該想的是如何用所能及的技術資源,達到一道料理該有的品質,而非選擇靠華美的擺盤與壓低成本來吸引大眾目光。
常被忽視的廚師技藝
以日本料理店來說,一條魚的處理從去鱗、剃骨、清除內臟,最後到拿夾子去除一根一根的細刺,才是我們在桌上看到的生魚片;若是大型的魚塊進貨也不能馬虎,精準的修去雜肉在將魚片成適當大小,放置冷藏區備用或是以恆溫控制待魚熟成,熟成的魚甜味與口感皆會增加。依照不同種的魚類,在切片時的厚薄度也有所不同,如何按照紋理切出最好的口感則需長時間的學習,並非一蹴可成,職人的技藝與訓練養成往往是ㄧ般民眾忽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