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森斯坦在與特列季亞科夫合作的《聰明人》(The Wiseman) 一劇中,安插了他特地為該劇拍攝的一段影片:「導演將格魯莫夫的日記轉變為電影表演;參加影片拍攝的演員,同時也是劇中演員,這種電影的置入有助於喜劇情節之發展。」此後,這種手法越來越熱門。一九二〇年代初期劇本的場景說明中,常會有關於在舞台上運用電影片斷的指示。
特列季亞科夫將法國共產黨作家馬丁內的劇作《夜》(The Night)改編為《騷動的大地》(The Earth in Turmoil,1923),由梅耶荷德執導,俄國畫家柳波芙.波波娃(Lyubov Popova)在替這齣戲設計的佈景時,就建議梅耶荷德利用電影。後來這齣戲雖無運用影片,但舞台上除了出現真正的摩托車、汽車、收割機、機關槍,還向懸掛於舞台上方的白色銀幕投影宣傳標語,以及每一場景的標題,讓民眾具體了解戲劇內容。這也是掌控觀眾情緒與注意力的方式之一。
直至一九二七年十一月,梅耶荷德劇院首演《通往鄉村之窗》(The Window to the Village),才正式將電影片斷運用至戲劇中,由梅耶荷德率領眾導演、演員、學生共同製作這齣集錦劇。《通往鄉村之窗》共十五個場景,展示蘇聯農村的發展狀況,彼此情節並不連貫。置入電影畫面,可以彌補劇本社會政治面向薄弱的缺點,並且突破框架,引發觀眾各種聯想。導演在每一場景結束處放映影片,內容包括對比、延續舞台行動、情景說明,其中還有一部動畫片。這些電影片斷多在場景結束時播放。
自二十世紀初期有聲電影普及以來,影∕劇連鎖的配音、效果、錄音等必須在電影製作中完成,舞台演出時統一插配,與情節發展線的高潮點結合。這方面日本連鎖劇提供了實例:一九〇八年九月在宮戶座演出的《女武士》(女さむらひ),是目前所知日本最早的連鎖劇記錄。舞台上演出渡邊默禪(1870-1945)《女武士》最後一幕復仇的情節,劇組先拍攝嵐山玉川兩條支流長橋上,秋庭太郎與嵐芳三郎打鬥、掉進河裡的影片。舞台演出時,銀幕降下,放映這段情節,隨後銀幕拉起,舞台再度出現全身濕透的兩位演員決鬥、互相凝視的動作。
一九一三年,以演員山崎長之輔(1877-1924)為代表的新派連鎖劇在大阪展開,也帶動電影公司的風潮。一九一六、一九一七年的全盛時期,「連鎖劇」一詞正式被使用。當時日本新派演連鎖劇的風氣很盛,連山崎長之輔的師父、著名的新派俳優伊井蓉峰(1871-1932)以及井上正夫(1881-1950)、河合武雄(1887-1942)都曾經以連鎖劇揚名。
影∕劇連鎖的特點,在於舞台上無法充分達到效果的畫面,如戰爭、追趕、跳入江海等場面,提前拍攝成影片,演出時在舞台的後方裝置銀幕及發聲擴大器等,將佈景佈置在銀幕的前面及左右兩側,兩邊各留有出入口。當戲劇轉到電影時,舞臺燈暗,立刻撤去正面佈景,銀幕上放映電影;回到舞台演出時,演員必須走回原來的位置,舞台燈光一亮,原來的佈景又歸回原位,銀幕上的演員影像,瞬間切換成為真實人物。
連鎖劇或影∕劇交錯演出的製作遠比單純排演一齣舞台劇,或拍攝一部電影來得複雜,成本也高,因為它的電影畫面,不能像一般影片做多拷貝,銀幕上的演員,必定與舞臺上的人物相同,一旦演員離開劇團,該劇就必須停演或重拍,否則舞台演員與電影演員不能統一。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多媒體的發展促進跨界藝術的流行,劇場又大量運用電影或多媒體元素,除了已經拍攝好的影片,還有現場攝影的加入,更是目前台灣劇場經常使用的表現手法,雖然與嚴格定義的連鎖劇沒有直接關連,但未嘗不能視為二十世紀初期影∕劇連鎖的改頭換面,重新登場。
日本連鎖劇影響下的台灣連鎖劇與相關議題,另文討論。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