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
台北市捷運芝山站附近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轄台灣戲曲中心,近日鑼鼓叮咚,儘管大小表演廳尚未正式試營運,卻已廣受各方矚目,臨時搭建的小型劇場有數檔戲陸續展開。表面上,台北多了兩棟專業劇場,戲曲華麗登場,表演團隊多了演出空間,觀眾有更多看戲的地方,不可不謂藝術盛事。然而,若進一步探討,台戲中心的成立同時暴露文化領導高層昧於戲曲生態環境,進行方向模糊的遊戲與實驗。
台戲中心的基地是美國學校舊址,教育部本來計劃在這裡興建國光劇團專用劇場。國光主管機關由教育部改隸文化部之後,傳藝中心高層見獵心喜,夾著國光上司的身分,進行圈地政策,硬在這裡插旗,加蓋一個光鮮亮麗的台戲中心,並把大批人力與物力放在台戲中心,如何經營這塊寶地?文化部與傳藝高層採取的是先射箭再畫靶:拿下基地,蓋大厝以光耀門楣,再決定用途。最荒謬的莫過於台戲中心的建立,象徵傳藝園區的燬棄。多幾年來,宜蘭冬山河畔的傳藝園區承擔了發揚傳統藝術的重責大任,也樹立中央在地方經營藝文館所的範例,吸引各縣市的觀眾、遊客,強化了宜蘭的人文活動,分散了台北的文化擁擠。
為了偌大的產業,傳藝中心以作業基金大量進用專業人力,包括幾位直轄中心主任的高階「策略小組」,以及劇藝發展、綜合企劃、營運推廣三組,負責節目行銷與劇場技術管理。可以想見,策略小組的「策士」每天戮力從公,絞盡腦汁地想為台戲中心做各種「創新」、「跨界」、「國際交流」節目。這裡面有我認識的青年才俊,個人條件非常優秀,但我不認為他們可以分辨在台戲中心的業務,與在兩廳院、台北藝術中心或台中國家歌劇院工作有何異同?當代任何劇院戲劇之外,亦有傳統戲曲演出,台戲中心未來的節目同樣以戲曲搭配現代劇場元素嗎?
任何稍稍了解傳藝中心創設緣起的人,都不難看出園區風流總被的舞榭歌臺,任憑雨打風吹去,只剩商業宰制的「孤島」。縱使傳藝中心高層有再多的理由,都難掩飾傳藝園區的名存實亡。傳藝中心把招牌北移,大概視為尋常人家從甲地到乙地的遷移,搬到「繁華都市台北」之後,偶爾還可衣錦還鄉,回來視察業務,有如戲曲舞台上常演的員外下鄉收取田租,這不是典型的「豬頭不顧,顧鴨母蛋」嗎?傳藝高層對外說詞是:因為2008年通過的《文資法》,把傳藝中心的非物質遺產相關部門,連同經費與人員移撥到文化資產局。既然兩個單位業務可以流通,傳藝中心何不直接與在台中的文資局整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