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人怎麼過新年?一定要吃鳳梨酥、女兒回娘家不用等到初二…年味比台灣還要重!

2020-01-24 06:30

? 人氣

印尼華人怎麼過新年?(圖/作者提供)

印尼華人怎麼過新年?(圖/作者提供)

過幾天就是農曆新年,剛來台時,許多同學好奇印尼有無過新年?答案是有喔!記得小時候,農曆新年前一個月就開始忙碌,家家戶戶準備製作年糕、各式糕餅、甜點等,當新年到會和親友及左鄰右舍分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過年時,印尼華人必備千層糕(kue Lapis),印尼文的Kue是指糕點或蛋糕類的點心,Lapis則是指層次。千層糕源自荷蘭,製作時非常費工,需要一層層烘烤,每層次的距離越小,代表越講究,製作烘烤時間越長。

此外印尼千層糕帶有肉桂香氣,整體而言使用的奶油比台灣市售的千層糕更多,質地更濕潤,味道較甜,不過因有肉桂,巧妙的減少甜膩感,嘗起來非常好吃,是我小時候愛吃的糕點之一。

新年時,華人的茶几上除有千層糕,一定少不了鳳梨酥(Nastar),印尼文的鳳梨為Nanas,Tar多指點心類,結合起來變成Nastar。印尼鳳梨酥餡料全採用純鳳梨,正因如此,剛來台時,我不能接受鳳梨酥內參雜冬瓜,好吃的鳳梨酥除內餡料要好,外皮也重要,要做到酥香。

印尼鳳梨酥習慣做成圓形或小葉子形狀,大小比台灣人熟悉的鳳梨酥小,猶如市面上販售的一口酥鳳梨酥,放進嘴裡,剛好一次吃完。

華人過年一定有年糕,印尼文年糕是Kue Cina或Dodol Cina,意思是中國人或華人糕點,和台式年糕不同,印尼年糕甜味來自椰糖,尚有榴槤糕Dodol Duren等,用榴槤、糯米加上椰糖調製而成,榴槤比列有多有少,通常越多榴槤越貴。

和台灣人一樣,過年時不少人愛吃蛋捲,印尼華人也愛吃,傳統上印尼蛋捲捲度更多層,呈現細長條狀,咬起來香酥扎實,有些家庭或店家會將做好的蛋捲折成小扇子形狀,吃起來酥脆,印尼蛋捲還會添加椰漿,帶有濃濃椰香味。

除上述點心,有些家庭會做或購買起士酥、花生酥等,當然花生、瓜子、發糕少不了,過年時不能沒有飲料,一般來說,會請客人喝果汁、雪碧、可樂、熱紅茶或咖啡等飲品。

過年前幾天要打掃家裡,除舊布新迎接新年,有些華人家裡非常大,家中甚至還會布置「梅花樹」等,門口掛著大紅燈籠,家裡較小的華人,簡單貼個春聯,擺放些鮮花,大家快樂過新年。

除夕夜,全家人會一起用餐,印尼四季如夏,過年沒有圍爐習慣,大部分吃一些合菜,除有傳統中式菜肴,還會結合當地印尼美食,如巴東牛肉、炸雞、咖哩等,有些華人家族龐大,家裡夠大,會採用自助式用餐方式,家族成員直接選擇自己愛的美食,再與其他成員一起用餐。記憶中,除夕夜那天就要穿新衣、連內衣褲都要全新,嫁出去的女兒,和婆家一起用餐後,可直奔娘家一起過節,不一定要到大年初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