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伯一連做了三件不孝之事,但很少稱讚人的孔子,卻在《論語》中推崇他為「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至德」是德的最高境界,《史記》更因此把吳太伯放在三十世家的首篇,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先從吳國的始祖開始談起。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
吳國的始祖名叫吳太伯, 吳太伯是誰呢? 他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文王姬昌的伯伯。這位吳太伯在《論語》中,被孔子讚賞為「至德」(德的最高境界),孔子認為他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
眾所周知,周朝始於文王、武王。而文王的父親名叫季歷,古人以伯、仲、叔、季排行,從這個名字就知道他是老四。而吳太伯正是季歷的大哥,仲雍是季歷的二哥,他們的父親叫做周太王。
如果列成世系表,就是這樣:
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
太伯是長兄、仲雍是次兄,而季歷最小,本來按宗法應該是長兄繼位。但是問題來了,太王覺得季歷最為賢能,因此最喜歡他。更重要的是,季歷生了一個更加卓越的兒子,名叫昌。因此,太王希望把周國的君位傳給小兒子季歷,再由季歷傳給姬昌。
太王希望傳位給季歷,這是明顯違反宗法的。對於古人來說,宗法的神聖性遠超過今日的憲法,那是絕對不可動搖的,否則便會大亂。在歷史上,已經有無數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
但太伯知道了父親的心願,也希望能成全這個心願,但又不希望引起大亂。假如你是太伯,你知道父親的心願,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該怎麼辦?
第一種方法,直接跟父親說,我願意讓位給弟弟。
各位覺得這個選擇怎麼樣?
坦白說,這個方法固然簡單,但實在不是一個好方法。
姑且不論父親和弟弟聽到後的反應,只要這個想法一說出口,必然引起大批恪守宗法的群臣們的反對,內爭立刻開始。因為誰來繼位,並不只是你家的家事,這同時也是國事,更影響了無數人的利益和前途。難道你要挨家挨戶去說服?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取得共識。
而且你願意讓位,但將來要是你有下一代,難道下一代也甘心讓出原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權位嗎?如果他們不甘心,會引來什麼樣的禍患?
更何況,就算你說了,人家就會相信你說的是真話嗎?假裝謙讓的事,在歷史上還少得了嗎?
第二種方法,這原本就是我的位子,我不讓!
各位覺得這個選擇怎麼樣?
在宗法之下,這個選擇可說是順理成章,誰也不能說什麼。但是父親的心願就會留下遺憾,「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對孝順父親的太伯來說,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太伯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