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優雅長衫上街,為何竟被日本巡警當眾「剪裙」?揭秘日治時期職業婦女不被允許的美麗

2020-03-09 17:21

? 人氣

臺北太平町光食堂前。(圖/Wikipedia)

臺北太平町光食堂前。(圖/Wikipedia)

新興職業婦女

「高女畢業生希望成為職業婦女,畢業證書不再是新娘嫁妝。」

這是日治時台灣最大報《台灣日日新報》的一則報導,而此時,一些針對職業婦女的廣告開始出現,像是「安神湯」,一款號稱可以緩解勞力疲乏的保健食品,廣告中就羅列了各式家庭主婦、女工、採茶工可能會有的職業傷害,還附有醫療專家的背書,解釋這款安神湯的妙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除了傳統的女工以外,隨著日本政府在台灣推動現代化建設,也有了新的建設與店家興起,台灣街頭也出現了許多「新興行業」。

所謂的「新興行業」,大部分是因應都會而產生的服務業,舉凡事務員(類似秘書)、電姬(電話交換手)、打字員、車掌、店員等,都是屬於當時的新興職業,根據一九三零年的統計,台籍新興的職業婦女大概兩千多人。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圖/台灣服飾誌)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圖/台灣服飾誌)

即便數量不多,且職業婦女也面臨許多如同工不同酬、應徵職位有限、工時過高、職場性騷擾等問題。但擁有屬於自己的工作與薪水,仍是給了當時的女性一個獨立自主、不被丈夫嘲諷為「無為徒食」(米蟲)的生活一些希望。

都會女子的新時尚「長衫」   

一九三零年代中後期,「長衫」,也就是現在稱的「旗袍」,開始在台灣風行起來。

1945年,陳進〈婦女圖〉(圖/台灣服飾誌)
1945年,陳進〈婦女圖〉。(圖/台灣服飾誌)

即使皇民化運動已經有些苗頭,但太平洋戰爭還沒越演越烈,帶著「支那風情」(中國風)的長衫也還沒開始被禁止,所以許多經濟上能負擔的起的女性,便會裁製一兩件趕赴流行。直到1943年左右,台灣因為戰爭而進入空襲時期,長衫才從街頭消失。

雖然大多職業婦女的照片是穿著洋裝的正裝,但我們參考的陳進的〈婦女圖〉的畫像中,手提包與手錶是極為有特色的一部份,這兩件物品都是如今從事服務業的女性常有的配件,因此思量許久,仍是將新興職業婦女與長衫一同介紹。

(圖/台灣服飾誌)
(圖/台灣服飾誌)

西式熱燙

日治中後期,台灣引進了西方熱燙技術,也有許多台灣人去日本學習髮型與美容專業(美容師),當時燙髮的價錢,大約是新興職業婦女一個月1/4或1/3的薪水。

雖然一開始民眾對於冒著蒸氣的夾子有些卻步,但接受之後,便開始流行起波紋顯著的S型捲度及小捲度的紋理,讓自己的髮型呈現捲俏的時髦模樣。

長衫

日本時代的「長衫」,也就是我們現在稱的「旗袍」。臺灣早期慣稱為長衫,意即長及腳踝的連身衣著。

1940年代台中公園明信片(圖/台灣服飾誌)
1940年代台中公園明信片。(圖/台灣服飾誌)

根據服裝製作權威施素筠教授的分析,他認為台灣式的長衫與當時民國式的旗袍,做工上有所不同,而當時民國的旗袍大多以藍色系的陰丹士林布為主,且在款式上在1940、50年代時也較台灣式的長衫寬鬆,甚至出現長褲與旗袍同時穿著的情形。

洋布

1935年,陳進〈手風琴〉(圖/台灣服飾誌)
1935年,陳進〈手風琴〉。(圖/台灣服飾誌)

陳進老師的原畫上,長衫的布料花紋是頗有新意的「衝浪小人&海邊椰子樹」。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紡織業逐漸發展成熟,需要有海外的市場來幫忙消耗其國內過剩的棉織品,而身為殖民地的台灣當然首當其衝,再加上1930年代全球性經濟不景氣,日本紡織品也開始壟斷台灣市場,也因此在日治晚期時,長衫的布料不再只限於中式風情,開始受西方文化影響或帶有日本風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