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蜜兒.法林頓(Camille Farrington)在芝加哥公立中學任教了十五年,後來進入伊利諾斯大學,取得都市教育政策博士,現在是芝加哥大學學校研究計畫(Consortium on Chicago School Research)資深研究員。她跟許多高中老師一樣,很想了解為何有些學生就是做出那樣難解的行為與選擇。為什麼他們不能持續努力讀書,並享受伴隨學歷而來的好處?為什麼他們的學習動機好像起起伏伏,難以預料?
2011年,法林頓和芝加哥大學研究計畫的團隊著手全面探討非認知能力的相關文獻,以及這些能力在課業進步裡扮演的角色,並於2012年6月發表研究結果,題目是〈教導青少年成為學習者〉。這篇報告是首次呈現非認知能力(報告內容稱之為「非認知因素」),應該主要取決於孩子的學習「環境」,從中發展的心態、習性,與態度,而不是孩子有可能掌握(或未能掌握)的一套抽象「能力」。
當時,這個領域裡的關注焦點放在何謂恆毅力,作為一種能力該如何測量,哪些學生具備這種能力,該怎麼教給學生這種能力,因此法林頓的報告提供了新的角度。「幾乎沒有證據顯示,從學生的恆毅力或堅持度直接下手改變,就能有效改善學生的課業表現,」法林頓和研究同仁寫道,「雖然某些學生可能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完成任務,或表現自律,但如果學校或課堂環境幫助學生培養正面心態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每位』學生都有可能表現出恆毅力與堅持。」
那麼,怎樣的學校與課堂能營造出堅持不懈的學習環境?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法林頓發現她得回頭解構學習過程,從現有研究中找出學生成績優異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然後從中建構一個框架。
法林頓一開始,是針對大家都認同的所謂學習優異的標準:分數高,從高中畢業,並獲得大學學位。她認為,最直接導致這些結果的是學習行為,像是完成課堂作業,做好預習,參加課堂討論,以及最基本的出席率。到目前為止,清楚明瞭,是嗎?多數教師都同意,來學校上課,做功課,和課堂參與度高的學生,成績會比較優異。而更迫切的問題是:這些積極的學習行為是怎麼來的?
法林頓的答案是個人品質,她稱之為「 學術堅持」(academic perseverance),這是持續積極學習的傾向。法林頓認為,具備學術堅持的優秀學生,與他人不同的是,他們面對失敗依舊屹立不搖,就算沒考好,也繼續努力讀書;碰到複雜難解的課業,會找出新的鑽研方式,不輕言放棄。在法林頓的公式中,學術堅持與非認知能力有一些共通點,如恆毅力,自我控制以及延遲享受。但是,這些個人特質已得到心理學家證實,幾乎是經久不變的穩定特質;而學生的學術堅持,依照法林頓所寫,其實要取決於環境。學生可能在十年級時展現堅持不懈,而不是十一年級;他或許特別鑽研數學,對歷史就沒那麼積極;他甚至可能在星期二特別有學習精神,但星期三就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