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孩子熱衷學習,有些卻怎樣也不肯念?她:有無「熱忱」就差在這4個觀念…

2017-04-26 16:08

? 人氣

法林頓引用的研究,並沒有證據顯示特定介入措施能改變學生內在的恆毅力強弱,但有很多證據指出,學生對學習科目的堅持,很容易因為學校或教室環境改變而增減。正如她的報告所說:「研究指出,儘管沒什麼回報,但讓學生培養更多恆毅力,成為性格的一部分(也就是在生活各個方面,所有情境,隨時展現恆毅力),學生碰到各種課堂環境或心理遭受壓力,都能表現出堅持精神,例如努力完成作業,將報告做到完善,學校課業難度變高了也能繼續用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裡有個重要的區別:如果你是老師,在培養所謂恆毅力這種特定基本性格上,你可能永遠無法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恆毅力的人。但你或許有辦法讓學生表現有恆毅力的行為,採取有恆毅力的行動。法林頓認為,這才是重要的。堅持不懈的行為能讓成績進步,這是你(以及學生跟整個社會)期望看到的。

有什麼能讓學生堅持自己的行動?法林頓從研究中得到結論,堅持鑽研課業的關鍵因素來自學生的學術心態—每個孩子與青少年具備的態度與自我認知。法林頓將學生心態的大量研究凝練成四個基本信念,這些信念對學生能否堅持求學最為重要:

一、我屬於這個求學圈子;

二、我的能力和效能會因為努力而增加;

三、我有辦法做到;以及,

四、這個科目對我很重要。

法林頓寫道,如果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抱持這些信念,就更有可能堅毅面對學習的挑戰與失敗。如果他們沒有這些信仰,那麼很有可能碰到第一個難關就放棄了。

當然,麻煩的是出身逆境的學生。他們在數學課堂上,一開始就基於各種原因而欠缺法林頓所說的四個信念。有部分是來自出身環境造成的神經生物學效應,他們從幼兒期就暴露在毒性壓力中,於是「戰或逃」的機制過度活躍。這或許是在家暴環境與暴力社區生存的寶貴能力,但在七年級的歷史課堂可派不上用場。這種「戰或逃」的本能,不鼓勵學生發展出「我屬於這裡」這樣安撫性的想法;反倒是傳遞出完全對立的警告,像是高音量的汽車警報器:「你不屬於這裡。這裡是敵區。學校裡每個人都會跟你做對。」更嚴重的是,出身逆境的孩子往往到了初中或高中時,學業大幅落後,頻頻與校方對立,前科累累。在多數學校,這些學生會被安排在輔導班或一再停學,也可能兩者都有;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學生感到「我屬於這裡」或「我有辦法做到」。

你可以在法林頓的四個基礎信念中,看到迪西與萊恩的三個內在動機—勝任感、自主性,以及與自我連結。事實上,我認為法林頓與迪西及萊恩的清單可以整合在一起,進一步歸納出兩大綜合訊息,對學生成績進步至關重要。第一是關於歸屬感—學生感到學校或教室裡的成員希望自己加入,而自己是這個特定學習環境的重要分子,受到歡迎。這是學生每天在學校經驗到的關係,而形塑出來的感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