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套工具,建議你也開始規劃自己理想的一週。你可以從我們的網站中下載Excel表來填寫,寫好之後,這就是你行動計畫的基石。你也可以將這套工具分享給你的助理或同事,大家都能朝著相同的目標一起努力。
當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塞進這份表格當中。但是有了這份表格,能讓你更容易完成那些對你而言最珍貴、最重要的事情。
3. 優雅地說不
總是覺得很難拒絕別人嗎?美國知名演員金凱瑞主演的的電影《沒問題先生》(Yes Man),即在探討男主角生活迷失方向,直到他開始答應每件事情之後才有了方向。突然間,他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了,而且持續好一陣子。生活失序亂套,就和我們很多人一樣。我們總是不希望讓別人失望,但是在某些事情上,你必須知道你不能答應每件事情。若是一直這麼做,只會讓你犧牲自己重要的事情。
由哈佛大學教授威廉.尤瑞(William Ury)撰寫的暢銷著作《學會說不:不傷和氣,又讓人服氣的溝通法則》(The Power of a Positive No: How to Say No and Still Get to Yes)中,討論到當別人要求我們做我們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作者提供了三種回答的方法:
1. 答應:心裡想拒絕,但嘴巴還是答應了。通常我們珍惜和對方之間的感情時,都會把對方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事情還重要。
2. 拒絕:用蹩腳的方式拒絕。當我們把自己的事情看得比彼此之間感情還重要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回應。有時是因為我們對那樣的要求感到害怕或反感,而對他人反應過度。
3. 顧左右而言他:什麼都沒說。因為擔心冒犯他人,想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以為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但其實不太可能。
有時候這三種方式可能還會同時出現,讓情況越演越烈。例如:我們一開始想避免答應或拒絕第一個請求,但接二連三出現其他要求。我們開始覺得厭煩,就用不太圓滑的處理方式拒絕對方。接著心生罪惡感,或者歉疚,最終還是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尤瑞教授因此提供了第四種方式來面對這種情況,就是「正面說不」。正面說不,可讓我們避免雙雙犧牲,無論是彼此的情誼或者自己重要的事情。這種策略可套用「好—不—好」這套公式。尤瑞教授解釋:「正常的拒絕過程,通常開開頭和結尾都是『不』。而正面說不,開頭和結尾都是『好』。」以下解釋這三個過程要素:
好:正面說不的第一個好,即是答應自己,保護自己最重要的事。我們會對提出要求的對方強調事情的重要性。事不是列完待辦清單就解決啊!4招擺脫拖延症:寫任務多用這2個詞更有動力更多文章
不:接著拒絕對方的請求,清楚解釋事情的關係。我們建議你最後不要「或許」,聽起來就像是「你之後再提出要求的時候,我可能就會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