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小都聽過「以德報怨」這四個字,然而我們都是不太認真的學生,老師的話都只聽了一半。因此不了解,甚至是曲解,所以長年誤解,成了自己心裡頭的痛苦,還有人際關係裡的積怨。
「以德報怨」出自於誰呢?老子。「以直報怨」出自於誰呢?孔子。
《論語﹒憲問》裡頭,對話如下。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老子說,以德報怨。孔子說,以直報怨。
其實二者都對,我們要有通盤性的理解。意思是,以德報怨是平時就要和睦相處,避免結怨。然而,若是不小心彼此產生衝突,因此結怨了,但是雙方都有誠意化解,在可接受及妥善處理的範圍內,不讓矛盾及衝突持續激化,進而星火燎原,無法收尾。所以讓大事化小,再讓小事化無。但若是遇到冥頑之人,就必須將「以直報怨」派上用場了。
擠出善意的微笑,只為圓一個和平的畫面
是人都有可能犯錯,我們時常勉勵及警惕自己,相同的錯誤不要犯第二遍,也就是「不貳過」。這樣的自我要求是好的,更是對他人的珍惜與尊重,因為我們犯下的錯誤,很可能牽連及影響到身邊的人,讓他們跟著活受罪。想想,如果我借了錢不還,做為保人的親友就會被討債,甚至被人恐嚇、潑漆。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刺激及相關壓力,沒道理讓身邊的人承受,所以我們會將「不貳過」做為對於自己的要求。
然而,只有自己不貳過就好了嗎?當然不是。
在人際關係及所有互動過程中,更需要尊重自己,維護好自己的界限,不讓中傷你、貶抑你甚至羞辱你的人貳過,反覆犯錯。姑息只會養奸,養不出水仙或神仙。
為什麼我會聯想起這一段呢?因為,微笑憂鬱的人,多半也都是相當壓抑的人。他們心中有再多的不舒服、壓力及痛苦也都潛藏得很深,面對不給他好臉色甚至打他臉的人,還會擠出善意的微笑,去圓一個和平的畫面:
「因為說出來會傷感情。」
「因為說出來會太過分。」
「因為說出來會影響氣氛。」
「因為說出來就會關係生變。」……
你找了千百個理由及藉口,去幫對方著想,幫對方的無禮言語,得寸進尺的行為找台階下,但就是不幫自己多想一點,不多愛自己一點。難道你在自己的心中,重要性只有那麼一丁點,還比不上欺侮你、輕蔑你、讓你痛苦難受的人?
以直報怨,才是智慧
什麼是「直」呢?直就是一種規則及分寸。
人際關係的智慧之一,就是合得來一起上路,合不來就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大多數人際關係裡的痛苦,讓人深陷憂鬱的原因之一,就是合不來還要一起上路,合不來還要走同一條路。問題不在於人擠人,而是一起上路的途中,勢必會時常相遇,時時會被對方的傷人利刃,劃出滿身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