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越多越好、堅持到底就會成功?台灣青年創業失敗,原來是因為這些錯誤迷思!

2017-06-19 12:03

? 人氣

剛開始創業,錢無、事多、睡公司,日子當然不好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是,沒有甚麼比沒錢還一直創業下去更慘的。如何拿捏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是門大學問。

在美國,一般科技新創一輪生命週期約是兩年。兩年後,若業務和財務都沒有起色,那通常就會收攤。但往往有許多執迷不悟的創業家,固執過了頭,已經過了保存期限還不願意放棄。這種情況在台灣更常見,許多新創在沒有投資、沒有業務的情況,竟然會繼續撐到三年、四年,甚至更久,看了教人不捨。(如果你的新創公司在沒業務又沒投資的情況下已經玩了兩年了,可以考慮一下…)

所以說,第一次創業家,其實能夠估準新創的生命週期、穩住新創公司的腳步、不要自廢武功,那其實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第一次的閉門造車

講到閉門造車,其實大家不用急著否認。因為第一次創業,每個人都做過同樣的蠢事。

大多數第一次創業家,尤其是青創家,通常思路都是天馬行空,幻想一點點技術基礎都可以翻譯成為商業利基,誤以為只要有供給就會有需求。

輔導第一次創業家最累的地方,就是一開始可能要花好幾個小時解釋市場觀念和商業模式的重要性,而幾乎每一次,創業家都會表示「這絕對有需求,相信我只要東西做出來一定賣得出去!」

正可謂初生之犢不畏虎。

因此,第一次創業家要避免閉門造車,可先在思考以下幾點:

1.首先,你的客戶群是誰?—麻煩不要說「大家都可以用」,因為每個產業、不管是 B2B 還是B2C,都有相當不同的採購考量和業務成本。如果你不知道連買的人長甚麼樣子、收入多少、身在甚麼產業、會花多少錢。那請先停止一切動作,先把這些釐清再說,這未來會替你的團隊省下數個月、甚至數年的「學習經驗」。

2.接著,你的行銷和業務成本多少?當然,通常新創團隊是沒有個準確的答案,但是至少也要講出一番道理。你的行銷管道是甚麼?會花多少錢?你的業務管道是甚麼?每筆業務需要多少時間和金錢成本?你可以沒有實際數字,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個頭緒。

3.最後,你的團隊上有人有相關市場或產業經驗嗎?這點,可以說是九成九青創團隊的致命傷—團隊上完全沒有在目標產業做過事的人,更甭談有甚麼實際的市場業務經驗。很多人會誇口說「我們產品很棒,做得出來一定有人用!」

講這句話,就是大方邀請投資人和潛在策略夥伴打臉,對方一定會回你:「你有在這產業賣過產品嗎?沒有的話,你憑甚麼說你的產品賣得出去?」

在科技業較少登上檯面的,是實際的業務通路長才,因為沒有甚麼話題性。特斯拉不管電子車技術如何純熟,最後還是必須挖角美國與日本大車廠的業務總監來打理業務;Google、臉書不管平台使用者數量有多少,最後還是要靠挖角資深行銷人才來賣廣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