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期間,當中國人接收美軍戰俘時就很清楚,為了讓他們提供情報或願意充當宣傳管道,勢必將面臨頑強抵抗。結果,中國人用簡單的影響力工具,成功化解阻力,達成目標。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Robert Cialdini)在《影響力》(Influence)一書中,將此稱為「承諾及一致性」。
酷刑或其他粗魯手段充其量效果有限。西奧迪尼指出,中國人並沒有使用這些手法,而是說服美國人以書面形式做出小小的讓步。過了一段時間,讓步的心理作用增強,囚犯的聲明變得愈來愈能反映出親中或反西方的態度。中國的情治官員利用一種強大的心理動力:人們希望自己的行為與其公開表態,以及別人如何看待他們的形象始終保持一致。
近來的政治醜聞,還有政治人物對既有史實提出新詮釋,都讓人不禁好奇,為何有些人經常不分青紅皂白,立即跳出來,為那些需要更合理懷疑、修正或重新再教育的行為辯護?答案很簡單:人往往在潛意識中希望自己能表裡如一。
二○一一年,阿拉斯加州前州長裴琳(Sarah Palin)造訪波士頓時,錯解了美國愛國人士保羅.里維爾(Paul Revere)策馬夜奔的那段歷史故事。在裴琳的版本中,里維爾並未警告殖民地居民英軍即將來襲的消息,而是告誡英軍最好不要奪走殖民地居民的武器。在發表支持《憲法第二修正案》的聲明中,裴琳州長顯然竄改了這段連學生都非常熟悉的歷史故事。儘管明顯失言,裴琳和許多支持者後來竭盡所能捍衛她所說的話,一度聲稱里維爾是在遭英國巡邏士兵拘留時,警告英軍別奪走殖民地居民的武器。後來,裴琳又修改說詞,回頭堅持當里維爾午夜策馬奔馳,並「敲鐘示警」時,那些鎮裡確實有一些英軍。自始至終,裴琳的不少支持者都堅信她的版本說法。原因何在? 承諾及一致性。
當裴琳州長一開始發表即興評論時就已做出承諾,所以拒絕認錯。裴琳害怕說法前後不一,勝過於被證明有錯的不安。為她辯護的人多半視裴琳為他們自己及個人價值觀的發言人,儘管她的說法明顯出現事實錯誤,依然忠於承諾,繼續支持。
愛爾蘭作家兼詩人王爾德(Oscar Wilde)曾說:「執著是缺乏想像力者的最後遁辭。」這句話也許有助於解釋承諾及一致性的心態。一旦某人做出承諾,則彷彿進入自動駕駛模式,跟隨承諾所引導的方向前進。這將產生巨大的潛在影響,讓其他人能夠左右我們、占我們便宜,甚至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而利用我們。當然,這點也適用於我們試圖影響他人之時。
這也是立場性協商為何會適得其反的原因。若你讓對方為某特定立場做出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