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這件事沒有一個準則可循,對於相同職務,可能因為資歷不同、能力高低、談判技巧、和老闆關係好壞等,上下差距達20%都是常見的。求職菜鳥為了盡快有個工作,多數採取「公司說了算」態度,如果已累積多年工作資歷,無法獲得「加薪」的肯定,大家就會開始抱怨、心生不滿;萬一私下打探出坐在前方或後方同事的薪水,比自己多個兩、三千,這時感到天崩地裂,有些人甚至會懷恨在心。
我們先倒退一下場景「私下打探同事的薪水」,其實做這件事情是不恰當的。大部份企業禁止員工私下討論個人薪資,以我多年來擔任用人主管經驗,非常同意也認可這種作法。公司因為經營策略改變,是否達到獲利目標,或是計畫性組織擴張,會影響人事預算編列,這當然包括薪資水準、加薪幅度。
為了兩三千就忿忿不平?當你決定做出評斷前先想一想,這些同事是否有過人之處,是否表現優秀,他們不值得領多一點的薪水嗎?
淑美在資訊公司擔任會計已近6年,薪水每年調幅非常低大約2%左右,轉眼又到了年終考核時間,她正盤算著今年要如何幫自己爭取兩位數的加薪。淑美透過好友來問我:「會計工作真得很難用數字量化績效,該如何讓主管知道我的優秀表現?」「平常除了按時作帳、編製財務報表,如期完成報稅工作,也會製作成本分析給業務單位做參考。」
我問淑美:「除了這些基本工作要求,是否曾參與任何專案,或進行帳務、作業流程改善工作?」
的確,相較於行銷、業務工作,財務會計或是行政人員必須提出更具體數字,證明自己對公司是有所貢獻。例如縮短作業流程、優化作帳系統,讓公司行政效率提升X%;或是完成自動化系統,減少人力成本達$$。運用實際數字,具體化、量化你的表現,主管才能有所依據,幫你做較大幅度薪資調整。
薪資取決於你對公司的價值
你對公司的價值要如何評估?
當你是一位業務,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業績數字;當你是一位工程師,最大的價值在於你如何改善、提升電腦系統效率;當你無法提出任何實際數字,佐證你的價值、貢獻度,這時主管可能會用直覺來衡量你,到底值得2%或10%加薪幅度。
曾經有位同事對於薪水、加薪幅度都非常不滿意,多次向主管反映,總是得不到好的回覆,最後他決定提出辭呈表達抗議。很幸運地,當時主管考量到招募費時、新人訓練成本等,於是同意調升他的薪資。這是一個好的結果,但並非每位員工都可以達成加薪目的,有些主管甚至認為員工刻意威脅,反而選擇不予慰留,讓員工自行離開。
到底是因為主管太小氣?還是員工本身能力不足,對公司沒有實質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