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挾持獻帝從洛陽遷都到長安,不久後就被王允和他的部將呂布聯手殺了,過程中留下了呂布與貂蟬的故事。董卓死後,他的軍隊被李傕和郭汜接收,二人又殺了王允,長安陷入一片混亂。混亂中出現了中國帝制史上最悲慘的一幕─皇帝和一群外朝大臣被迫離城逃亡。
上一次從洛陽到長安,他們還是在董卓軍隊的護衛看守下走的,然而這回,獻帝和眾臣們非但沒有軍隊護衛、沒有地方接待,甚至還要擔驚受怕,躲避各方勢力的襲擾。皇帝的尊嚴與待遇都降到最低點。
從洛陽遷都長安,然後皇帝偕少數大臣再逃亡回洛陽,此一過程中也摧毀了正常的外朝,使得中央政府徹底瓦解。連帶地,許多與宮廷有關的官書記錄在流徙中也隨之佚失,以至於這段歷史出現了很多的空缺,給了後世各種戲劇性創造的空間。
例如,從長安出亡的獻帝究竟走了怎樣的路線,一路上經歷了什麼事才到達洛陽,並沒有留下明確的記錄。我們只知道獻帝所經之處,要嘛他躲著這些地方勢力,要嘛這些地方勢力選擇不支持他也不幫助他。
董卓之亂後,各地的勢力分布基本上是袁紹在北,曹操在袁紹之南,袁術在曹操以西,這三人的勢力範圍比較接近洛陽。另外,劉表在荊州,孫策在東南,劉璋在益州,馬騰、韓遂在西北。主要的勢力都分布在中原外圍,中原已經荒廢,維持不了任何像樣的軍事力量。
從這個時期的勢力分布,可以看出兩個有趣的重點。第一,有曹操、孫策(和他年輕的弟弟孫權)各據一方,卻沒有劉備,此時的劉備尚未形成一股像樣的勢力。第二,各地的主要勢力明顯不止三股,值得一提的至少有七、八股。
這就顯示出,「三國」是一個被建構出來的歷史詮釋概念,而不是簡單的歷史事實。漢末真正的局勢是群雄並起、各方割據,然而將這樣的局面統納說成「三國」,一方面比較容易掌握、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凸顯三角關係中競爭的戲劇性。因而,後來「三國」的概念就固定下來,成為這段歷史的敘事架構。
獻帝一路流亡,本來想投奔勢力最大的袁紹,但袁紹沒有收留他。才剛經過董卓之亂,包括袁紹在內的地方勢力,可沒有將這倒楣的流亡皇帝視為一項資產。他們記取了董卓的教訓──立獻帝、殺少帝,非但未能夠號令天下,反而讓自己變成各方公敵,給了眾人團結起來對抗自己的藉口。
當時的基本局面是割據勢力各占一方,並想辦法向周圍擴張,而在擴張中,頂多就是和鄰近的其他勢力發生衝突。然而一旦迎來皇帝,豈不是將自己放到了中心位置,擺明地告訴其他勢力團結起來以你為敵,用集體的力量先把你攻滅了再說嗎?以當時的集體紛爭狀況來看,皇帝在誰家,就使得那人一下子失去了合縱連橫的空間,變成別人首要的威脅、敵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