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有次深夜,一些印尼人小混混,來到住在楠榜省的舅舅家敲門,準備鬧事,當時舅舅一開門拿著木棒用標準巨港話回嗆,小混混就拔腿而跑呢!
慓悍性格中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巨港人重情義,印尼不少地區容易因種族、宗教引發衝突,但巨港到目前,未曾發生,各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和平相處。
巨港人喜美食、重視吃,有許多街頭小吃。巨港人對Pempek 的喜愛,早中晚餐、消夜幾乎離不開Pempek,以及酸甜辣椒醬(Cuko Palembang)。Pempek有多種口味,有些包整顆鴨蛋、有些以青木抓絲當餡料,也有配椰漿、紅蔥頭,作成丸子狀油炸。Pempek尚可配咖哩湯,烹調出美食佳餚。
巨港人的「魚料理」也很精彩,整條魚一點都不浪費,魚頭可煮酸辣魚湯(Pindang kepala ikan)、魚肉作成Pempek,魚皮可作成魚皮Pempek,外觀黑黑不討喜,但非常美味。魚骨頭則熬成咖哩魚湯米苔目食材,或作其他料理的湯頭等。
印尼多數人吃酸甜辣醬只會沾一些些,但巨港人直接用喝的,一點都不誇張。由於我在巨港生長,因此對酸辣特愛,和多數巨港人一樣,吃辣臉不紅氣不喘,酸辣醬用碗直接「喝」才過癮。
早年巨港人做Pempek多採用穆西河(Musi River)盛產的「弓背魚」,印尼文為 「ikan putak 」、弓背魚科類的 ikan belida,英文名稱「featherbacks」,以及「線鱧魚」,印尼文為「Ikan Gabus」,上述魚類非常適合做甜不辣、魚丸等。現在以「白北魚」為主,口感、外觀相似土魠魚。
至於,Pempek的名稱來自閩南語,指「阿伯」意思。據說,16世紀時,有位華人老伯伯,看到穆西河盛產線鱧魚,當地居民卻不知道如何料理,老伯伯將線鱧魚製成甜不辣,當地人看他每天上街販售,便以「阿伯」為食物名稱,久而久之演變成「Pempek」。
我曾在巨港生長,這或許是我偏好酸辣,特愛吃魚、魚羹、海產的原因。
本文經授權轉在自南洋料理達人劉明芳
責任編輯/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