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來,黑松沙士如何征服所有人的心?熱銷逾66億瓶,從老照片見證寶島一甲子光陰

2017-08-08 10:00

? 人氣

在4、50年代,黑松汽水與黑松鮮泡汽水,可以說是黑松早年的兩大主力產品;甚至,早年的農村民眾還曾將鮮泡汽水與米酒混合,仿製成啤酒,成為當時一種時髦的飲用方式,一度逼得專賣局不得不出面干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天下文化提供)
(圖/天下文化提供)

「黑汽水」誕生

黑松創業起家時,賣的是透明無色的白汽水,但在張文杞的一次大陸行後,從此改寫他的創業傳奇。

對於生產技術和產品研究不遺餘力的張文杞,經常往返日本和大陸經商考察。1947年,他在上海知名的正廣和汽水廠,發現一種口味特殊的深褐色氣泡飲料,並輾轉購得飲料配方,帶回台灣研究、調配。

「他很講究飲食,迎神拜拜時,都會請總鋪師來『辦桌』,還要自己試吃,看菜做得好不好,還會提供意見給廚師,」張道炷形容他的大伯張文杞,味覺很敏銳,對產品總會親自一試再試,逐步修正口感。

不過,「後來配方是我調配的,」黑松前總經理張道熙說。他自台大機械系畢業,剛到進馨汽水上班,那時張文杞已經多次測試口味,調配出沙士汽水,便把後續調配任務交給他。

傳說中的神祕配方

1950年,黑松牌「沙士汽水」上市,成為黑松汽水的姊妹品牌。

不過,沙士的特殊口感,初嘗有股藥水味,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還笑稱黑松是在「賣藥水」。沒想到,這個口味奇特的「黑汽水」,一路熱銷六十五年。

黑松沙士幾乎成為「國民飲品」,大家對它的印象是有降火解熱的功效,坊間還因此衍生出多種特殊飲用方式,例如:加一點鹽巴,在夏天能解熱又可治中暑,銷售往往供不應求。

沙士的命名,源自配方中的一種天然草本植物sarsaparilla,中文稱作菝契,原本是墨西哥原住民用來解熱的自然草本飲品,後來成為美國民眾常喝的飲料。

(圖/黑松汽水@facebook)
(圖/黑松汽水@facebook)

對台灣人來說,菝契,陌生、有神祕感,黑松沙士廣告還曾以「阿非利加的祕方」、「來自西印度群島的祕方」,做為宣傳訴求。甚至剛上市時,只有英文商標「Sarsaparilla」,瓶身與商標都是咖啡色;後來,才加上中文商標「沙士汽水」,之後又改名為「黑松沙士」,一直沿用至今。

過去,外界盛傳,黑松沙士的配方掌控在少數人手上。據聞,除了張文杞、張道熙,只有一位早期的老員工握有配方,就是曾擔任製造部經理的李德亨,更增添沙士獨特口味的神祕與珍貴性。

「調配室的門永遠都是關上的,那時負責調配的是李德亨,調配好的原料,整桶拿出來交給生產線,然後門就關上、鎖住,」和黑松業務往來逾62年的恆新香料公司前董事長張德如說,「黑松沙士的配方,知道的人沒有幾個。」

「黑松沙士賣了34年,才首度調整配方,以新口味上市,」張道熙說,「1984年,因為黃樟素(safrole)事件,全面改變配方,完全不含黃樟素。」不過,黑松真正全力就沙士產品研發創新,是到90年代才開始。原因之一,是黑松沙士揹負公司主力商品包袱,研發團隊不輕易更改沙士配方,即使民間早已風行沙士加鹽巴的飲用方式,黑松直到2000年,才推出加鹽配方的「黑松加鹽沙士」,成為黑松沙士的副產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