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是刀槍不入的鐵布衫?
「明明就是女醫生,怎麼這麼好騙?嫁給了會出軌的男人,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諒腥夫?」
「虧她還是律師,再怎麼說,也見過不少世面吧!形形色色的人,甚至是牛鬼蛇神之輩,不是見過很多嗎?幹麼原諒出軌的老公,狠狠談一筆贍養費嘛!」
旁觀者總是說得口沫橫飛,卻不知道局內人的內心傷痕累累。外人所說的,旁人能想到的,她何嘗想不到,哪裡沒想過呢?
只是,一切沒有這麼簡單。當一個人的內心受了傷,遭遇了生命中的重創,當她被恐懼及不安綁架,她就再也不是平時的她,那個理性客觀、冷靜自持的她。
也許你很難想像,到了二○二○年的現代,高學歷不只等於「人生勝利組」這個迷思及刻板印象,更等同絕對不會跌跤,萬不可能受傷。或者是一旦跌了大跤,從高樓墜下,也能夠毫髮無傷。
但所謂的學歷、收入、社經地位甚至是出身於名門望族,都只是一個人的表象,是包裝,也就是外面的那一件衣服。衣服是可以替換的,也是唯有脫下衣服,才能清楚看見他的皮膚上有多少顆痣,有多少道傷疤。
我們都喜歡將所有事物進行分類,對於人更是如此。有些是形容詞,有些是名詞:好人、壞人、男人、女人、律師、醫師、工人、O型、AB型、摩羯座、水瓶座……不管有多少分類,這些都不能用來取代,尤其是簡化對於一個人的了解。
舉凡敢愛敢恨的星座就一定會去報復別人;作為醫師及律師,一定是訴諸冷靜理性的方式,不可能手足無措,不可能痛哭失聲,也絕對不會有失控的那一面。但,難道從事殯葬禮儀業,看多了人間生死,面對自己的親人往生就不會掉淚嗎?當然不會。
這些取代及簡化,包含了刻板印象及框架,侷限了我們對一個人進行更廣泛,還有更深入的了解。
「職業」只是一種分類,不能用來取代對一個「人」的了解
當然,不僅職業,高社經地位、高收入也並非百毒不侵的護身符。
職業是他們的工作,是每個人用來謀生的工具及專業,不代表他們就因此水火不懼,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沮,黃河決於側而神不驚。為什麼呢?因為用來處理別人,跟用來處理自己,完全是兩回事。
這就好比一名學校老師,他教育班級中的學生,跟回到家以後,面對自己的孩子,同樣是兩碼事。因為角色的組成成分不同,他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同時也是生養他孩子的人,當然不能畫上等號。
別說風涼話,別給不是安慰的安慰
我們可以停止,不再使用「職業」來稱呼人,更不要用職稱、學經歷、社經地位來描述、定義及想像一個人,而是回到最根本,她跟你我一樣,就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