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在這。由於每桶的平均熟成時間為五年半至七年,釀酒師必須猜測五年多之後的需求。要是今日猜錯,日後可以上市時,供給可能太多或太少。釀酒師通常猜得很準,不過偶爾也會失誤,例如1980年時,《華爾街日報》突然在頭版報導美格,銷量一下子激增,供給遠遠不足。不過,這次海外冒出來的新市場,大概更會帶來前所未有的龐大需求。要是美格先前預測到亞洲需求會暴增,或許能及時增加庫存,不過美格未能料事如神。然而,要是無法抓住這次的亞洲市場機會,一次站穩腳步,其他品牌會超越美格。
美格這次碰上的缺貨問題,可能對品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美格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提高售價,但美格不願意這麼做,擔心嚇跑目標消費者。第二個選擇是「延展」(stretch)一下供應。以外行人的話來說,就是攙水進去。
所有的波本其實在不同的製造階段,原本就會加水。美格想出的辦法是多加一點。美格波本先前的酒度(proof)是90度,也就是45%的酒精濃度。新配方加水後,酒度下降6.7%至84度。多出來的酒,可讓目前的供應多撐四年,爭取足夠時間滿足新需求,或至少能讓美格在面對其他熟成期較短的波本時,有機會保住進入新市場的競爭優勢。
美格稱自己最重要的粉絲為「大使」(Ambassador),平日提供忠誠方案,買酒有特殊優惠,還預先通知新產品,也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波本酒桶上。美格決定第一個通知大使這次的新配方,畢竟如果透明度可以增加信任,盡量對粉絲實話實說,自然是最好的政策。
電子郵件通知在星期六寄出。執行長羅伯•山謬斯,以及1950年代烤麵包配方創始人的兒子小比爾•山謬斯,在信上解釋目前的情形:美格波本需求暴增的程度遠超過預期,面臨供應不足的問題。他們承諾雖然酒精濃度不一樣了,其他釀造過程不會改變,風味會和以前一模一樣。兩人在信中寫道:「換句話說,我們確信不會搞砸您的威士忌。」
《石英新聞》(Quartz)在自家網站上,刊出一小則關於新配方的報導。推特上多了幾篇文章。整個世界屏住呼吸。接下來,晚上七點半過後沒多久,網路像喝醉的憤怒浪潮,怒氣節節升高,淹沒美格,美格措手不及。以網友的話來說:
「美格太無恥了,居然幹這種事。」
「只有共產黨自由派會認為,靠著把產品攙水,讓更多顧客分到更少東西,是正確道路。」
「假貨去死。」
「本人在此辭去美格大使一職,以後再也不會買任何一瓶酒。」
「我的內心今天死去一部分。」
「美格,你不用擔心—現在開始需求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