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什麼是「在宅醫療」?我們曾介紹過日本靠在宅醫療減少財政支出的奇蹟,以及,余尚儒醫師將在宅醫療實踐落實在台東案例,不難發現「在宅醫療」儼然是社區整體照顧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服務。
狹義的在宅醫療, 是由醫師和護理師到病患家中提供醫療服務。同時,高齡社會中結合醫療與長照的居家式照護, 也可稱之為在宅醫療。因此, 廣義的在宅醫療, 應該以「跨專業居家服務體系」來看待。
前衛生署長邱文達把人生分成五個二十年。第一個二十年,求學為主;第二個二十年,事業為主;第三個二十年,人生的家庭、事業、子女、社會責任都要兼顧。第四個二十年(六十歲-八十歲),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可以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擁有金錢、健康和時間,享受人生。
而台灣自一九九五年開辦全民健康保險以來已超過二十年,健保體制已走向高度專科化,面臨即將到來的老年高齡社會,包括老人疾病過度檢查、重複用藥及看病、及照護成本過高等問題,國人應該及早重視與面對。
「居家醫療」在台灣將是一個嶄新的醫療模型!
有別於住院醫療、門診醫療,居家醫療可大幅減少病人往返醫院付出的成本、家屬陪病人就醫的時間,以及節省醫護人員寶貴時間,使醫療永續而完整,最重要的是提供更高醫療品質。
二O一五年全民健保推出以基層診所為主的試辦計畫「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試辦計畫」。二O一六年升格為「居家醫療整合計畫」,將醫院納入醫療群組成團隊,同時服務對象也放寬身分限制,成為政府醫療改革政策的目標之一。
從醫院治療導向的主的醫療型態,轉變為以生活支援導向的居家醫療,與傳統醫療模式可以相輔相成。
在我們思考建構長照2.0及社區整體照護系統同時,也應思考照護的方式、照護的場所,以及照顧的核心價值。而以支援照顧為中心的居家醫療制度,正是可以改善以下幾種狀況。
1、提供需要照護的老人、行動不便的病人更多照護資源。
2、提供日間夜間24小時全天候的待命機制。
3、減輕病患家屬的照護負擔。
4、充實癌症末期病人的社區安寧照護。
5、整合醫療養護與社福服務的完整性。
基層診所由於長期在地社區化,可以擔當居家安寧醫療團隊的執行者,醫師團隊透過整合醫療、護理、照顧、福祉、保健的知識與情報,更清楚了解個案的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和鄰居,並且能居中連繫、協調,令有需求的病患得以即刻得到醫療、護理、轉介、復建和保健預防所有資源。
二O一五年四月開始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讓診所醫師也可以到家裡看診,不過,試辦計畫只適用中低收入戶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