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小孩放學回到家後,你可能會連珠砲似地問一串問題:「學校還好嗎?」「吃過了沒?」「有回家功課嗎?」「法文考得怎麼樣?」「便當盒有帶回家嗎?」同樣地,另一半回到家,你可能會問:「工作如何?」「提案完成了嗎?」「禮拜五想請莫瑞夫婦來家裡吃晚餐嗎?」「你去拿乾洗了嗎?」聽起來很親切、關心他人又充滿好奇,但梅澤爾說:「實際上,你在逐一核對清單,確定事情是否完成,接下來又該做什麼。這不是真正的對話,也不是傾聽。」
這並不是說不該問實際的問題。當然要問。只不過當你問的問題僅限於這一類時,關係就會生變。公開、誠實且探索式的問題,以及問這類問題的先決條件—真心的好奇和認真的傾聽,不只能讓你更瞭解他人的想法,也是親密關係的基礎。問題可以只是簡單的「你今天學了什麼?」或是「今天你最開心和最不開心的事是什麼?」
愈加認識並瞭解一個人的來歷,你會覺得跟對方愈加親近,無論對方是心愛的人或陌生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心理學教授亞瑟.艾隆(Arthur Aron)把兩個互不相識的學生分成一組,讓他們互問對方三十六個無所不包的問題。例如:
• 打電話之前,你會先想要說什麼嗎?為什麼?
• 對你而言,什麼才算「完美」的一天?
• 你上一次唱歌給自己聽是什麼時候?唱給別人聽呢?
• 如果你可以活到九十歲,後面六十年能保有三十歲的頭腦或身體,你會選擇頭腦還是身體?
經過相互的傾聽練習之後,配成一對的陌生人表示跟對方產生強烈的親密感,更勝配成一對一同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人。實驗中甚至有兩對後來結為夫妻。這份研究二十多年前發表時乏人問津,二○一五年《紐約時報》刊登的〈如何跟任何人墜入愛河〉(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這篇文章讓它重新出土,獲得廣大的回響。艾隆的問題後來被改為「讓人墜入愛河的三十六個問題」,並在網路上瘋傳,不斷有人用它來點燃新戀情和重溫舊戀情。
擅長傾聽的人通常也擅長發問。問問題讓人更專心聆聽,反之亦然,因為要先傾聽才問得出恰當與貼切的問題,問完之後也必須認真傾聽對方的答案。再者,真心好奇和坦承直率的問題會讓對話更有意義、更具啟發性,甚至還能避免誤解。反過來說,這也讓敘事更有趣、更動人,甚至讓人更設身處地替人著想,真誠穩固的關係就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
要跟人產生有意義的交流,進一步建立關係,一定要樂於傾聽他人的故事,包括對方的出身、夢想、工作經歷,甚至他們為什麼害怕小圓點。愛,不就是傾聽他人的故事,並希望成為他人不斷展開的故事的一部分嗎?所有關係也一樣,無論是戀愛關係或柏拉圖式的關係。而聽陌生人說話,或許是你能做的最友善也最慷慨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