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接受比現有能力高一層的挑戰
回台灣的飛機上,三個孩子話說個沒完,我坐在旁邊沒插上什麼話。幾天的深度相處,讓他們的友誼更厚實了,一改平時在台灣話不投機、交流貧乏。這樣的改變,讓我打心底感到高興。
書本上告訴我們,許多自閉症孩子類化能力弱,意思是同一個行為或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不容易重現。我認為,解方就是要讓孩子走出教室、實際體驗這個世界,帶給孩子真實的刺激與學習。也希望透過行走活動,增進社會大眾對特殊需求孩子的理解。只改變孩子是不夠的,也要同時影響我們身處的環境,因為人與環境是互相馴化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帶孩子到真實場域做練習、寒暑假辦營隊,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孩子接受比自己現有能力高一層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若想要讓孩子感覺安全與舒適,就讓他只做本來就會的事;若想讓他成長,就要試著挑戰能力的極限,這麼做一定會讓孩子暫時失去安全感,甚至不舒服。但我們清楚這樣做的意義,是讓孩子身處真實的環境中,這樣才能判斷他們真實的能力,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過程中難免犯錯,運用自然結果,讓孩子經驗行為的後果,學習為自己負責與承擔。
這趟內蒙古之旅,透過「以終為始」的原則來思考,孩子的哪些能力是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的。回台灣的飛機上,孩子告訴我,他學會了忍耐、吃苦與配合團體行動。未來希望自己知足,不要每天埋怨。孩子能體會到這些,這趟旅程已經足夠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出版《不孤單一起走-體制外教師曲智鑛的教育思索》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