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突然「被保持距離」?與其反省找原因,心理師建議從3角度看待「關係破裂」

2017-09-15 08:20

? 人氣

既然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如果有人願意跟我當朋友,就應該叩謝皇恩、謝天謝地,那麼,孰是孰非對你早已不重要。不是你不願計較,而是你根本不敢計較。只要有人願意理你,即使一肩承擔起他人的誤解、欺凌、控制也無所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或許,你以為自己得到了一段珍貴的關係,但其實是換來一顆傷痕累累的心;或許,你以為自己的委屈獲得了幸福的關係,其實,你只是給了對方不斷傷害你的權力。

你無法控制別人的去留,卻可以調整看待關係的視框。

擦乾了眼淚後,不妨思考一下:

一、關係固然重要,但應有輕重之分

哪些人值得你投入心力維繫與經營?哪些人的離去可以持平常心看待即可?某些關係是否正因為遇見了彼此的差異而自然疏遠?那些逝去的關係裡,有哪些其實你並不真的留戀?有哪些值得你認真哀悼與從中學習?

二、與其老是質問自己做錯什麼,倒不如問「這段關係發生了什麼事?」

關係是一種共構的歷程,在一段充滿虐待的關係裡,有一個施暴者,也有一個雖然傷痕累累卻因為各種理由無法離開的另一方;在一段破裂的關係裡,或許有兩個竭盡所能、卻總是無法讓對方感受到愛的挫折的人;或許你在這段關係裡的某些行為被對方所嫌棄,但卻在某些關係裡被欣賞與珍視。

因此,關係裡的「孰是孰非」不全然是重點,如果你發現對方其實是在傷害你,那就離開吧。當然,當對方發現你的特質或行為也漸漸對他產生傷害,也可能透過離開你來保護他自己。而這些行動,跟你這個人有沒有價值其實沒什麼相關。

三、自己的價值自己給

當你總是藉由別人的讚美、滿足別人的需求才能夠感受自己的價值,你也同時把評價自己的權力拱手讓給別人。而你可能沒有發現,這樣的你其實也在要求別人為你的價值感負起責任。因為當別人給不出你期待中的回應時,你可能會感到挫折、憤怒、或委屈,而對方也可能因為你的情緒而感到自責與愧疚,從而形成充滿負向情緒的循環。

一段健康的關係裡有你、也有我;有付出、也有收穫;我們都是有價值的個體,並透過這樣的關係互相滋養彼此,而不是透過犧牲自己來換取被愛的感受。

一段總是要你委屈的關係,難道是你真心想要的嗎?

責任編輯/蔡昀暻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展誥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