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居然能那麼有趣!年輕團隊盼重振台灣動畫榮光,目標成為未來亞洲芝麻街!

2017-10-16 15:15

? 人氣

過去在網路上推出多部動畫短片的「臺灣吧」成立滿3年,執行長謝政豪有個終極目標:「我們要把『臺灣吧』變成亞洲的芝麻街」,盼成為亞洲最大知識IP授權商。

常以幽默詼諧的旁白結合活潑角色和動畫的「臺灣吧」,擅長將生硬的歷史、經濟、法律等議題,轉化成淺顯易懂的內容,2014年9月在Youtube推出第一支作品「動畫台灣史」後打響名號,今已突破53萬訂閱人次,與客家電視台合作的動畫「客客客棧」更入圍今年電視金鐘獎動畫節目獎項,成功從網路跨足電視,實力受到肯定。執行長謝政豪分享出擊策略:「沒有好題目,只有好時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臺灣吧臉書粉專)
台灣吧的4位創始人。(圖/臺灣吧臉書粉專)

謝政豪3年前找來他多年戰友負責動畫,另外邀請專門歷史文本和劇本內容的人才,共組4人團隊,攜手製作動畫。起初僅4人的團隊經過3年摸索成長,如今公司已茁壯到22人規模,員工年齡皆未超過30歲,團隊分工包含設計動畫、編劇、音效、行銷等。

對於「臺灣吧」一路成長,謝政豪清楚分析公司的「核心能力」和設定「終極目標」:「一開始我們是一間自產內容的新媒體公司,但最終極的目標,其實是要成為亞洲最大的知識IP(智慧財產權)授權商。

我們要做亞洲的芝麻街!

謝政豪進一步表示,芝麻街起初在美國就是做教育節目,和「臺灣吧」用動畫讓民眾接觸歷史與知識有些類似,「但後來芝麻街最大的收入來源是出版和授權,不是教育」。他舉例,到精品店買一個有艾摩(Elmo)圖案的包包,絕對不會有人認為是要教大家唱ABC或數學,因為它已經變成一個符碼、品牌。

謝政豪說明「臺灣吧」擁有「轉譯內容」的能力,能把較艱澀的內容,變成具有娛樂性的影視作品。「臺灣吧」過去推出過「拚經濟吧」、「故事.臺北」等探討經濟與在地故事的作品,回顧2014年9月,「臺灣吧」第一支作品「動畫台灣史」影片一放上Youtube後,短短幾小時不斷被廣為分享,變成網路熱門話題,不斷衍伸各種對於本土歷史的討論,謝政豪直言,起初就有預想到會引發迴響。

謝政豪說,當時社會很動盪、徬徨,台北市長選戰讓大家開始關注歷史,如當時的候選人「連勝文和柯文哲的父親及他們父親的父親是誰」、「南港是不是一片漆黑」、「社子島有沒有島」等話題。在如此社會氛圍下,大家心中有個東西一旦被滿足,就會發酵。如今,謝政豪回頭看「動畫台灣史」,認為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在那之前沒有人相信網路上會有這麼精緻和深度的東西」,可以把文化內容變成具娛樂性的成果。

有了好內容,再來是設定「角色IP」,「臺灣吧」旗下角色包含以台灣黑熊、帝雉、石虎等台灣特有種生物作為形象的5種角色。謝政豪強調,要讓動畫角色成為IP作為故事前進的載具,才有辦法讓大家記得,展現其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