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歷代帝王都對熊掌著迷不已?揭秘古代熊宴最真實料理秘辛,楚成王臨死前的最後一餐都還指定要吃

2021-04-03 07:30

? 人氣

古代只有君王可以吃熊掌,烹煮難度高之外、連「吃的時間」都很講究。(圖/取自Pexels)

古代只有君王可以吃熊掌,烹煮難度高之外、連「吃的時間」都很講究。(圖/取自Pexels)

孟子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他老人家給出的答案是「舍魚而取熊掌」可見熊掌比魚來得珍貴 ; 前面說的多是些魚類,現在該來說說熊掌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諸葛先生已經看到人家手上那張畫著一頭站立的大熊圖片了,張牙舞爪的,在吃貨眼裡還不就是一對寶貝的熊掌嘛!說起來,古人吃熊掌的歷史其實很久遠了。原始社會的先民獵殺一頭熊,胡亂烤著吃,其他部位都咬嚼不動難吃得要命,惟獨分到爪子的那位吃得津津有味,於是,大家就知道了熊掌好吃。

古人說:「居則狐裘,坐則熊席」,意思是居家時穿的都是狐裘皮草,吃的則是熊宴,當時的熊席多為君王所設,而熊席則都以食熊掌為中心。

熊之美味在其掌,吃熊掌因此也往往是權勢的象徵,歷代帝王大凡都不會放棄這種權勢的象徵,然而,大家卻一致採取了祕而不宣的態度 ; 那些明目張膽留下紀錄的,則都是一些暴君了。比如商紂王因為性急,吃了還沒熟的熊掌硌了牙,一怒之下殺掉了廚師;晉靈公因為廚師沒有將熊掌燉酥,不光要殺廚子,殺完了還要將廚子的屍體裝在畚箕裡,讓婦人抬著走過朝堂示眾(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讓婦人抬他的屍體,可能是因為晉靈公怪他暴殄天物,實在太生氣了,死了還要羞辱他)。

總之,兩個晦氣的廚子無一例外,因為熊掌沒燉酥熟而丟了性命,可見此物實在難以燉熟。

其實,燉熟熊掌有個訣竅,那就是先將熊掌在蜂蜜水裡浸上幾天,因為熊喜歡吃蜂蜜,所以需要蜂蜜來化堅。然後在烹煮時,再厚厚地塗上一層蜂蜜,用酒、醋、水三種東西和熊掌一起煮,熊掌就會發得跟皮球一樣大,很容易煮軟了 ; 如果不用蜂蜜,據說任你煨幾天都下不了筷子。

實在沒有蜂蜜,用米泔水(淘洗食米的水)代替浸泡也可以,只是日子要更長一些,這是清代人的食譜裡記錄的。家裡的米泔水是個寶,千萬不要隨便倒掉,洗菜可以去農藥殘留,洗鍋碗則可以去油污。

熊有四個掌,但好吃的只在前面的兩個掌,因為熊一入冬就要入洞冬眠,進了洞裡還沒睡著那會兒,又沒其他東西可吃,只好舔舔自己的前掌 ; 這一習性在家養的貓、狗身上仍然可以看到。因為長時間舔拭,唾液精華都浸潤其中,所以前掌特別豐腴。

但是,一對前掌裡頭又只有一隻好吃,因為據說熊在冬眠的洞裡除了舔一隻爪子之外,還得用另一隻掌抵住自己的穀道,也就是肛門。所謂冬眠,就是得把進出口都管住了,這長覺睡得也滿辛苦的,那只管「出口」的前掌就隱隱帶著一股臭味了。

但問題是你又不知道究竟是哪隻前掌管「進口」,哪隻前掌管「出口」,有人說牡左牝右,也就是公左母右;也有人說一年一換,比如今年用左掌,明年就必定改用右掌,好像這傢伙也知道你們看上了牠的爪子,硬是要給你們出點難題。所以,在烹煮熊掌時,一對前掌一定要分成兩鍋燉,總有一隻是臭不可食的,你想想!打一頭熊多不容易,而四隻爪子又只能吃一隻,這熊掌能不珍貴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