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檢討會永遠是工作上最難熬的場合,主管若是急於追究責任,恐怕只能在表面原因打轉,唯有鼓勵員工坦承失誤之處,才有機會從根本解決。至於對員工而言,若能勇於承擔,也能讓自己在主管眼中看來更具大格局的思考。
「這個案子為什麼會發生問題?」「這個工作為什麼進度落後?」「這個客戶為什麼掉了?」「這件事是誰負責的?都接到客訴還沒人發現?」工作上遇到不順的時候,最常看到的景象就是主管檢討責任,部屬則忙著切割,趕著檢查一下,能不能找到別人的錯誤,讓自己脫身。
在需要團隊合作的企業裏,一個案子會出問題,一個客戶會掉,一個服務或產品會接到客訴,一個專案會進度落後,很多時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群人的問題。這一群人因為第一個人溝通不良,造成第二個人錯誤理解,加上第三個人被別的事情纏身、耽誤了某個環節,第四個人可能與前幾個人沒默契或配合地不甘願,第五個人目前正在倦怠期、偏偏又工作量超載,種種不協調之下造成協作的環節出現漏洞,導致最終出了問題。
急著檢討,只會讓員工敷衍了事
沒出問題的時候,主管覺得天下無事,一切進度應該都在掌握之中,開會如果也在表面討論,沒有探究深層的細節,很容易沒看到出問題的關鍵點。等到出了問題,第一個動作就是檢討,主管總是很急地希望知道哪裏出問題,哪裏該改進。
對主管而言,開檢討會的態度很重要,急著究責不會找到事情真正的原因,只會引發一群想要脫身、互推責任的人。也許面對的問題很棘手,但想要真正解決問題,需要就事論事,讓員工有意願與勇氣說出真正的原因,問題才有機會排除,事情才能改善。
對員工而言,被檢討常會引發人性基本的防衛心態,希望讓自己不要惹禍上身,最好都是別人沒做好。畢竟承認錯誤,可能代表一連串的問題,包括要寫檢討報告,改善方案,在主管眼中打了一個X,與同事的相對競爭關係又落後,還要收拾很多殘局。
其實,遇到情況不如預期必需檢討的時候,挺身而出對事不對人的交代流程與原委,主動表達自己失誤的部份,表明可以如何改正或補救,並請求與其它同事一起配合改進,是比較好的做法。
挺身而出,突顯更大格局
在任何時候,主管都一定欣賞遇到事情主動擔責的員工,開檢討會時也不例外。比起總是伸出食指對著別人推卸責任的部屬而言,用姆指對著自己、「我要負責」「我來改進」「我來處理」的部屬更令人激賞。透過這個主動積極,勇於任事的當責行為,主管可以更清楚而客觀的了解狀況,找出問題點,並且知道有團隊成員願意站在主管的高度看待事情,解決問題,而不是只在乎個人的績效表現。
對主管而言,這樣的高度與勇於任事,甚至勇於認錯的勇氣,是更加難能可貴的,因為孰人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反倒是願意不把個人對錯放在第一位,而從協助團隊解決問題角度看事情的人,是相對少有的。
工作上事情不會永遠都順利,下次遇到狀況,試著勇於舉手,擔自己該擔的責任,提出解決方案,也許一時會有爛攤子要收拾,長遠來看,絕對是主管眼中格局不同、大氣的人才。
作者為「領袖100 | 職涯貴人引路計畫」創辦人,職涯上半場都在外商金融業奮鬥,有著許多豐功偉業,卻始終對人才議題懷抱強烈熱情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