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奶粉的價格一直備受討論與關注,通常平均來說每週可能需要一罐的用量,這筆花費對爸爸媽媽來說累積起來十分可觀。雖然說給心肝寶貝的食物,再貴都值得買,但部分嬰兒奶粉價差實在明顯,到底構成嬰兒終端銷售價的原因有哪些呢?
1. 不同產地進口關稅大不同
由於台灣的嬰兒奶粉大多是在國外生產製造,再原裝進口到台灣,而國外產品要進入台灣市場,首先要面臨的就是進口關稅,以目前嬰兒奶粉進口到台灣的關稅來看,分為:
1.世界貿易組織會員(WTO)或我國有互惠待遇之國家或地區之進口貨物,關稅為5%,包含歐盟與澳洲。
2.特定低度開發、開發中國家或地區之特定進口貨物,或與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國家或地區之特定進口貨物,關稅為0%(免關稅),包含紐西蘭。
3.不得適用上述兩種稅率之進口貨物,關稅為7.5%。
根據市售嬰兒奶粉業者提供的資料來看,台灣進口的奶粉主要來自於歐盟、澳洲與紐西蘭等國,從2013年12月1日起,紐西蘭進口到台灣的嬰兒奶粉從5-12%關稅改為免關稅,照理說價格會變得更為便宜,但是在2014年5月卻有許多報導指出,相關品牌的嬰兒奶粉不僅沒有降價,反而漲價,或是價格不變,但內容物變少的變相漲價。
為了確認其中的原因,稽查是否為業者趁機中飽私囊,當時的公平交易委員會還為此展開調查。不過根據2014年8月《天下雜誌》的報導「台紐FTA後,奶粉為何不降反漲?揭開背後真相」指出,主要原因為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習慣改變,對於乳製品的需求量增加,加上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嬰兒奶粉中被檢驗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導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而大量在全世界掃貨,推動全球奶粉價格飆升。
《天下雜誌》的報導亦指出,從2008-2013年間,紐西蘭出口到中國的乳製品總金額成長了9倍以上,但出口到台灣的金額則僅成長70%,大部分的乳製品都往中國銷去了,台灣在需求量不變,但能買到的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價格自然是節節上升。
2. 配方研發成本
由於台灣正積極推動母乳哺育政策,在專家學者不斷地宣導母乳是最適合嬰兒的食物後,台灣哺育母乳的比例逐年上升,因此喝嬰兒奶粉的人口下降,加上近幾十年生育率屢創新低,讓嬰兒奶粉業者為了搶攻市場,只能不斷地投入成本,希望能研發出更符合消費市場需求的產品,例如強調可預防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水解蛋白、主打增加腸胃保護力的益生菌、主打嬰兒智力發展不可或缺的DHA等,所需消耗的成本更是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