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每4年更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課外補習費持續攀高,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生每人平均年繳補習費都超過5萬元(含才藝、學科、國小安親班)。但補習熱不只在台灣,中研院歐美研究所黃敏雄研究員接受「研之有物」專訪指出,課後補習可說是另類的全球化現象。他蒐集世界各國的數據,進行跨國性比較研究,驗證哪一類型的孩子更可能參加課後的學科補習。
子女學習差,高社經家庭更有能力補救
一早出門早自習,放學後繼續在補習班、家教課奮鬥,這是不少台灣學生的青春回憶。儘管經歷多次教育改革,為何在國高中的教育系統,「補習」始終不曾消失?黃敏雄引入社會學的「彌補優勢」理論(compensatory advantage)來解釋。
我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負面事件而受到負面影響。「彌補優勢」的概念是:這類年少時期的負面影響,在家庭社會經濟條件居弱勢的子女身上,經常持續存在、甚至加劇;但是,對於背景較優勢的子女,這類負面影響卻隨著成長而減弱。
例如,課業表現低落的學生,如果成長在家境良好的家庭,往往還是能完成高等教育或進入生涯前景較佳的學程。反之,若是身在文化經濟條件貧乏的家庭,學生通常會進入較差的學程或無法繼續升學。
高社經地位家庭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實現這種彌補優勢──找家教、付錢讓小孩上補習班,即是其中之一。相對來說,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條件貧乏的父母,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源提供補救,也缺乏充分資訊和人際網絡,幫助減緩負面影響。即便有些許資源,父母可能會選擇將有限的資源,投資在學習表現比較傑出的子女身上,而不是用來挽救成績低落的子女。
為了確認補習與社經背景的這種關聯,黃敏雄運用201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數據,進行跨國性的比較研究。
PISA 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全球性學習表現評量,每3年進行一次。2012年,PISA 調查項目包含了各國的課後補習狀況,並區分為收費與免費,有效樣本來自全球36個國家/地區的15歲中學生,台灣也名列其中。2012 年的調查除了補習時數,另外還有「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評測。
據此,黃敏雄採用 PISA 關於學科補習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跨國數據,建構出運算模型,分析各國學生社經背景、能力和參與補習之間的關係。
黃敏雄解釋,解決能力是一項關鍵的指標,代表孩子理解、反思、應用,試圖解決陌生問題的整體能力,與補習可能帶動的學科能力無關;可由此觀察,究竟是哪一種能力類別的孩子更常補習。